说到松锦之战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场战役了,这场战役可以说很厉害了,明朝和清朝都投入了有接近十几万的人数了。前前后后打了有将近两年,最后明朝也算是败了,明朝败得很惨,那么作为敌人清朝,他们的损失又有多
1,洪武二年常遇春,李文忠攻开平之战,一举拔掉元上都,元顺帝仓皇逃窜,一年后病逝,此战后,明朝修筑了开平卫,俯瞰整个北方蒙古草原,之后的几十年,虽然蒙古人偶有胜仗,但基本都是被明军追亡逐北。点评:虽说
想知道历史上松锦之战的结果是什么吗?松锦之战以清兵的全胜而告终,明朝经此一役,元气大伤,这场战争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明朝在辽东的最后防线仅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部。清朝方面自皇太极即位以后
元末明初,蒙古分裂为兀良哈部、鞑靼部、瓦剌部三部。其中,瓦剌经过长期发展,势力增强,瓦剌首领也先统一蒙古,并有吞并中原之心。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
在1368年7月末,当朱元璋的大将徐达率军刚刚抵至通州时,元顺帝就怯懦地放弃了元大都,仓皇北逃到了上都开平。自此元朝在中国的统治结束。但元人并没有就这么简单地退出历史舞台,逃至蒙古草原的北元流亡政府又
想知道万历平壤之战日军伤亡多少?明军有多威武吗?可以说,这场战争是亚洲战役史上著名的步、炮、骑协同攻坚战。此役明军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公平地讲,到了明朝中后期,军队体制和练兵手段已经很落后,而规模却
1468年,一场发生在西北边境的叛乱,震动了进入中期的大明王朝。一小批归化蒙古人,在并不直接与长城防线接壤的固原发生叛乱。已经被内地民变搅的焦头烂额的明朝,用半年时间才将其平定。当时的明朝军队,非常依
摧枯拉朽,毫无悬念——从萨尔浒之战看明朝灭亡的必然性1619年,萨尔浒战役以明朝全国精锐一战全灭告终,后金部队则损失甚微,这标志着明军的野战能力与后金军判若天渊。此时的八旗兵无敌于北亚,虽然只有六七万
永乐十二年(1414)第二次北伐:明军忽兰忽失温之战中对阵3万瓦剌骑兵大胜,“斩其王子数十人”(不知是谁的儿子),杀伤瓦剌军万余人,马哈木损失惨重,于永乐十三年向明朝纳贡辽宁工业大学一卡通称臣,朱棣封
王振(?—1449)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人,幼年时就聪明伶俐,读书用功,求学读书,满腹经纶,却是儒士之流。王振想的就是有了学问,做官发财。王振起初做了九年教官,但他的心思却不在教书上,而且有时议论朝
史上名将,要么顺应历史大势,击破强敌,扫除残余,建功立业,诸如白起、韩信、李靖、常遇春等;要么在处于颓势之际,力挽狂澜,保家卫国,诸如李光弼、岳武穆、左宗棠;还有一种,未必代表历史大势,也不能力挽狂澜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这个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鳌拜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其真实面目究
朝中前期,蒙古的瓦剌部兴起,其首领也先统一了蒙古各部。瓦剌部统治着西起阿尔泰山,东到辽河,北至贝加尔湖,南抵明边的广大地区。这个野心勃勃的蒙古汗王一心想再建一个大元。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派20
大明朝的凉国公蓝玉绝对是当年大明朝的开国元勋级人物啊。一、人物简介蓝玉(?~1393),定远(今属安徽)人,汉族,开平王常遇春的内弟。初隶常遇春帐下,有谋略,作战英勇,屡立战功。由管军镇抚积升至大都督
李如松,辽东人。明朝名将,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之后出任辽东总兵,后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侵略计划16世纪末,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
明朝自末年以来,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突出表现在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在腐朽的封建地主阶级开始对百姓进行疯狂压榨下,双方矛盾不断激化,全国各地反抗斗争层出不穷,尤其陕西地区更成为农民运动的核心
对古代皇帝为何很少御驾亲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帝王发动战役,往往都是指派朝中的得力干将,前去征战四方,很少有见到皇帝会亲自御驾出征的,这是为何呢?在明朝曾有两位
话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明军先后在客场朝鲜和主场辽东迎战了巅峰时期的丰臣秀吉率领的日军以及崛起中的努尔哈赤率领的满洲八旗力量,当中相差不到20年,但为何明军能在客场打赢日本,在辽东主场却反而打不过满清了呢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发生在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公元1606年——1646年)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长大后去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当兵。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