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轸(?前627)字子载,早年与赵衰等人一同奔翟追随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文公复国后受二等奖。楚军北上中原伐宋元帅郤榖病逝后,他继任元帅之职,在攻破曹国后,部署和指挥了城濮之战,大败楚军,使晋军一跃成
公元前633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联军攻打宋国。宋国国君宋成公向晋国求救。晋国的大臣们都同意出兵救援宋国,因为这可以借扶助弱国之机,建立霸业。晋文公也知道,要想取得中原霸主的地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动手遭殃”。在军事上,“先发制人”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早在《左传》中便有“先人有夺人之心”的提法,后人也多强调“兵贵先”、“宁我薄人,无人薄我”,意思都是主张争取作战中的先机之利
[释义]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语出]唐·房玄龄等《晋书·谢玄传》:“余众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风声鹤唳的故事风声鹤唳的主人公是苻坚。公元383
导读:成语草木皆兵的意思,草木皆兵出自什么战役,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谁?草木皆兵,此语出自《晋书·苻坚载记》。草木皆兵的故事简介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谁?公元4世纪下半期,前秦皇帝苻坚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符
公元383年,已经一统北方的苻坚把矛头指向了偏居江南的东晋,他打算消灭这个苟延残喘的政权,以成就自己并吞八方的伟业。苻坚为了让统一中国的最后一战上演得华丽一些,一口气征调了90万大军南下。苻坚率领前秦
城濮之战,算得上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战事之一。为何城濮之战这么重要?在城濮之战中,各个国家的下场分别是什么?今天,小编找来了和城濮之战相关的史实,我们一起来看看,城濮之战,是不是真的像一般的史书渲染的那样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尉刘裕率东晋军攻克长安(今西安西北)灭亡后秦的战争。此战,刘裕善择战机,部署周密,军事政治处置得当;攻长安时以偏师入武关,派
1、公元376年前秦统一北方后,与东晋相峙于淮水一线,准备征伐东晋。建元十九年七月,苻坚不顾群臣反对,下诏大举攻晋,亲率大军87万,东晋军以8万迎战。2、两军对阵于淝水两岸。东晋军首领谢玄派人前往秦营
在历史上,有很多战役的胜败都仅仅是在那么一瞬间。一个决策,可能导致全局获胜也可能失败,当然也可能先败后胜,或者先胜后败。五代梁晋争霸时代的胡柳陂之战就是这样的一场大战,虽然它并没有对两国大局产生决定性
晋楚城濮之战后,楚转而向东发展。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后,楚国再次强盛。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竟问“
退避三舍是一个汉语成语,也是一个典故。读音为tuìbìsānshè,是指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
草木皆兵(汉语成语)草木皆兵,读作cǎomùjiēbīng。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
楚人对齐国的军事行动,得到了鲁国的支持。对于鲁国来说,是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削弱齐国的机会的。现在看来,唯一能够阻止楚人称霸中原的只有山西高原中的晋国了。认可宋襄公“仁义”之风,并让其位列“春秋五霸”的人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为了国家的强大,刘裕决定兴师北上,史称“刘裕北伐”。接下来途说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晋
北伐——刘裕的野心义熙五年四月,刘裕在建康誓师北伐。进攻南燕,连战获胜。义熙六年二月,晋军攻入光谷内城。慕容超,南燕,带领数十骑突围,被晋军追赶,送往建康砍头,南燕灭亡。入城后,宋武帝杀了3000名王
淝水之战: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当之无愧的大乱世。在这个大乱世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臣宿将,英雄名士。在魏晋前期的各方势力中,最为了得的当属石勒。石勒是五胡十六国时代罕见的英明君主,奴隶出身的他
公元383年十一月,东晋将刘牢之受谢玄之命与前秦军战于洛涧,大败前秦军名将梁成,为之后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此战被称之为洛涧之战。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过谢石听说苻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战争,史称刘裕灭南燕之战。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战
魏灭蜀汉的第二年(公元264年)七月,吴主孙休得急病而死。吴国外右曹魏军队的威胁,内有交趾今两广、越南北部一带的反叛,国人无不期待一个英明之主即位,以振国威。左典军万或曾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当过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