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统一北方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北魏得到了什么?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北魏统一北方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北魏得到了什么?的相关内容:北魏统一北方之战,是在十六国之时诸侯纷争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它虽然面临诸多对手,情况复杂多变,但能审势度势,确定先后打击的目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
北魏统一北方之战,是在十六国之时诸侯纷争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它虽然面临诸多对手,情况复杂多变,但能审势度势,确定先后打击的目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所建。鲜卑拓跋部原居于今东北兴安岭一带,后渐南迁至蒙古草原,以“射猎为业”,靠游牧为生。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其首领什翼犍称代王,建代国,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后为前秦苻坚所灭。北魏登国元年(386年),什翼犍之孙拓跋珪继称代王,不久改国号为魏,制定典章,重建国家,史称北魏,拓跋珪即太祖道武帝。皇始元年(396年)八月,拓跋珪败北燕,占有今山西、河北地 区,同时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在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下,进入中原的拓跋部, 实行“分土定居”,开始由游牧经济转向农业经济,并引用汉人士族,建立封建制度,开始了由原始末期的家长奴隶制飞跃向封建制的发展过程。拓跋珪死后,长子明元帝拓跋嗣继位,嗣死,其子拓跋焘即位,是为世祖太武帝, 于时开始了统一北方的战争。
背景
拓跋氏是鲜卑族部落联盟中的一支,原居于今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后逐渐南移,于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在乎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一带建立代国,代王为拓跋什翼犍。后被前秦攻灭。淝水之战后,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正月,拓跋圭于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重建代国,同年迁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拓跋珪即太祖道武帝。
拓跋圭称魏王后,一面务农息民,一面著手进行统一大漠(即大沙漠,东起兴安岭西麓,西尽天山东端)诸部的征战。东破库莫奚,西击高车,灭亡匈奴别部刘卫辰,相继征服北方一些游牧部落,俘获大批人众和牲畜,使拓跋部迅速强大起来。
影响
北魏灭北凉,除完成统一北方外,还有两大收获。
一是魏使者往返西域,以往责成北凉护送出流沙,然而沮渠氏勾结柔然,散布魏已削弱等流言,使西域各国滋生疑虑。灭北凉后,通西域更方便,西域各国也不会再有贰心。
二是魏从凉州这个人文荟萃的地区得到许多学者。从张轨保据河西以来,历时已达一百三十九年,中原人士避地河西的,世代相传,号为多士。沮渠牧犍尤其爱好学问,重用学者刘昞、索敞、阴兴、张湛、宋钦、赵柔、程骏、程弘等。这些人都从魏军到了平城。此外还有在北凉时没有出仕的胡叟、常爽等也从入中原。索敞在魏做了十多年中书博士,教导贵族子弟成材官至尚书、刺史、太守的有好几十人,对纠正鲜卑贵族重武轻文的风气,起了较大的作用。常爽设立学馆,弟子多达七百多人。祖籍陈留的江强,祖上是卫顗(卫瓘父)弟子,精通文字学,长于书法,后来避地凉州。江强继承家学,富于藏书。魏太武帝也用他为中书博士。旧史说自此以后,魏之儒风始振,可见此举对复兴北方学术文化所起的作用。
评价
此战,魏太武帝拓跋焘显示出雄才大略之外,北魏大臣、军事谋略家崔浩,深为魏道武帝、明元帝和太武帝所器重。作为谋主,他参与北魏王朝三代帝王重大军事决策,多谋善断,屡建功勋,在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一系列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北魏统一北方之战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732b2ac264d7bd79401bda9.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长坂坡之战赵云都敢孤身一人 夏侯楙带人围困时赵云为何说吾命休矣
赵云长坂坡孤身杀入曹军,为何被夏侯楙围困却长叹死于此地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先后跟随刘备参与了一系白沟河之战中,朱棣为何能够反败为胜呢?
我们都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击败了朱允炆的大军,最后顺利登基称帝。然而靖难之役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反而是困难重重,燕军几次处于溃败的边缘,朱棣也好几次差点丢了性命。不过最后他总能化险为夷,让人不历史上为什么爆发?结果如何?
众所周知“晋阳之战”为春秋战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战役,《战国策》、《史记》等古代文献对这场战争均有所记载。那么“晋阳之战”为什么爆发?结果如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途说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据记载这场战争爆发二战前夕日本内耗的原因是什么?日本制度性内耗成因详解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列强俱乐部中唯一的非欧美成员,也存在内耗严重的问题,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官僚体系。一方古代北伐到底指的是什么地方 古人为什么要坚持北伐
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北伐指的是哪儿?为何要坚持北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途说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等武侠电视剧相信大多数朋友都看过,“中原各路英雄豪杰”这句是里面开大会的三川口之战宋朝占据优势 宋朝为什么还是输了
对三川口战役,占据优势的宋朝,为何最终输掉战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川口之战是北宋和西夏爆发的一次边境战争,这场战役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这场战争对于北宋和夷陵之战蜀汉只损失五万人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刘备最多损失了5万人,蜀汉为何却因此一蹶不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途说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蜀汉章武元年(221年)七月至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吴、蜀之间爆发了1922年2月6日美国发起召集太平洋会议并签署有关中国领土的九国公约
九国公约是有关中国领土的条约。1922年,美国发起召集太平洋会议,会中有中国、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时、荷兰九国。2月6日签署九国公约,其中保证中国主权独立、土地行政完整[1]。1913年1月11日在蒙古库伦签订的《蒙藏条约》
《蒙藏条约》是外蒙古和西藏第十三世达赖喇嘛派遣的人员在中国辛亥革命后,双方于1913年1月11日在蒙古库伦签订的条约,互相承认独立主权地位。但西藏方面条约签署人的身份受到质疑,从而质疑这条约的有效性,《中俄密约》俄罗斯帝国与清帝国政府于1896年6月3日(光绪二十二年)签订的条约
《中俄密约》,又称《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或《防御同盟条约》,是俄罗斯帝国与清帝国政府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签订的条约,中俄文共19页。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因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清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