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浅析柳宗元“永贞革新”失败前后人格的变化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柳宗元 浅析柳宗元“永贞革新”失败前后人格的变化的相关内容:一、“永贞革新”失败前柳宗元的人格状况柳宗元出生时其家道已经开始中落,虽曾是“世相重候”,但到其父柳镇时已经沦为“无为朝土者”的衰败地位。不过其家庭充满的浓郁的文化气氛,仍对柳宗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
一、“永贞革新”失败前柳宗元的人格状况
柳宗元出生时其家道已经开始中落,虽曾是“世相重候”,但到其父柳镇时已经沦为“无为朝土者”的衰败地位。不过其家庭充满的浓郁的文化气氛,仍对柳宗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其父柳镇虽一生游宦四方,做着参军、县令一类的地方小官,但其学识广博,深明经术,犹精于儒家经典,“得《诗》之群,《书》之政,《易》之直、方、大,《春秋》之惩劝,以植于内而交于外,垂声当时。”柳镇长期任职于府、县,对现实社会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不仅如此,他还能诗善文,曾经与当时非常有名的诗人李益相互唱和。在柳镇的影响下,柳宗元耳濡目染,自小养成了酷爱读书的习惯。而且柳镇品格刚正,嫉恶如仇,“守正为心,疾恶不惧”。在卢岳的遗产案上,他不畏权势,秉公执法,得罪了权臣窦参,以至遭到贬谪,但他对送行的柳完元说:“吾目无涕”,这种受了委屈而不流一滴眼泪的刚直精神,对柳宗元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其母卢氏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并且聪明贤淑,品德高尚,很有见识。在母亲的启蒙和教育下,柳宗元很早就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卢氏勤俭持家,训育子女,在早年避乱到南方时,宁肯自己挨饿,也要供养亲族。后来柳宗元得罪贬官,母亲以垂暮之年,跟随儿子到南荒直到病逝,都没有一丝怨言。正是这样一位品格高尚的贤良母亲,在其一生中都在深深地熏陶着柳宗元。另外柳宗元的两位“德硕行淑”的姐姐和为人刚直而博学多才的从弟柳宗直,对他的正真而又自傲的性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的影响,柳宗元养成正直、执着、真诚、刚正不阿的伟大人格和办事公道正派、不徇私情的作风。柳宗元与刘禹锡和韩愈都交往深厚。柳宗元对刘禹锡是坦诚相待,两人情宜深重。但是,两人之间在学术上却不免有分岐,如刘禹锡在柳宗元的《天说》一文中强调“天人不相预”的观点持不同意见,提出了“交相还相用”、“人能胜乎天”的观点,并写了《天论》予以补正。而柳宗元则以“彼不谋我,而我何为务胜之耶?”加以反诘。虽如此,两人的关系却愈见亲密,直至后来两人均遭贬谪,仍然彼此相互勉励,写诗和唱,刘禹锡还受柳宗元临终托付,将他的著作编著成册,遗留后世。对韩愈,柳宗元更多的则是敬重,两人在提倡古文运动之中并肩作战,友谊深厚。但是,当有不同意见时,柳宗元却毫不妥协。后来柳宗元逝世后,韩愈连写了三篇墓志、碑记和祭文来悼念他,并对他作出了非常高的评价,可见柳宗元刚直真诚的人格力量。而在处事方面,柳宗元更是公道正派、处事不徇私情,恪守“惟道是就”的原则。他在京城做官的时候,仕途通畅,想投靠他弄个官做的人达到了“排门塞户”的地步,但是他却绝不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做这种交易。在对是非的判断上,他更是刚直不阿,总是旗帜鲜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怕得罪权贵,更不怕祸及自身。
柳宗元对国事民情非常关注。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士,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两年后,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得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同时也开始接触朝臣官僚,了解官场情况,并关心、参与政治。到集贤殿书院的第一年,他便写了《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碑》,颂扬了在朝政大事上勇于坚持己见的谏议大夫阳城,第二年写了《辩侵伐论》,表明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强烈愿望。在民生上,他认为应该“贫者固免,富者增赋”、“舍其户而唯丁田是问”,可见,他对百姓是极其关心的。
柳宗元出生在中唐社会由盛到衰的时期,他目睹了“建中之乱”藩镇割据给民众所带来的巨大灾难,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着深刻的体会。贞元十七年(即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至此他与官场上层人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交游,对朝廷里政治的黑暗和腐败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从而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推行的“永贞革新”,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省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到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做司马。从这时候起,柳宗元的思想和性格都产生了一定的改变。
二、“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人格的改变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在那里呆了十年,这是柳宗元人生的重大转折,也是他思想上的重大转折。在京城当官的时候,柳宗元主要面对的是现实的政治斗争和活动,而到永州之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在永州的十年里,那里还是未开化的蛮荒之地,生存投机倒把极其恶劣,柳宗元的日子过得荒凉而孤寂,甚至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他又有了足够的时间与自然对晤,与自我对话,从而使他进入了最佳的写作状态。这一时期,他对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撰文著书,《非 国语 》、《天对》、《六逆论》、《封建论》等著名作品多数都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同时,华夏文学又一次高峰性的代表《永州八记》也在这一时期诞生了。可以说,在永州的十年里,柳宗元的文化思想在他的一生中达到了最辉煌的时刻,同时在中国文化史上也达到了一次巅峰。
被贬永州的打击和永州艰难的环境,加上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至使柳宗元“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或时寒热,水火互至,内消肌骨”,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虽然贬谪生涯经受了种种迫害和磨难,但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虽然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的性格。柳宗元对朝廷仍抱着巨大的幻想,他为了重返仕途,他写了很多求援信,在信中写了很多阿谀奉承别人的话。他在给赵宗儒尚书的信中写道:“伏以尚书德量弘纳,义风远扬,收抚之恩,始于枯朽,敢以余喘上,上累深仁”,他还将自己写信的心情写成“伏纸惶恐,不胜战越”。甚至在他写给曾有过节的武元衡中的信里吹捧武说“以含弘光之德,文博渊泉之量,不遣垢汗”,在收到武的回信时则达到“捧读流涕,以惧其悲,屏营舞跃,不敢宁处”的程度,而他对武的“以期效命于鞭策之下,此诚大君子并容广宽,弃暇录用之道也”的话,无怪乎有人说他是“摇尾之状,似不胜屈”【1】。为了重返仕途,柳宗元竟不惜说了这些贬损自己的话。而在另一些求援信中,他竟然违背其“利安元元为务”的理想,说出贬损百姓的话:“然后理平之世,终身为顽人之类,犹有少耻,未能尽忘”。十年之后,朝廷一纸诏书命他返回长安,灵魂深处隐伏着的无数诱惑竟让他欣喜万状,在路过汩罗江时,他吟到:“南来不做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汩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汩罗遇风》),心喜之态溢于言表。
不过,到了长安,朝廷又厉声宣告,他被贬到了更为边远的柳州。这一年,柳宗元43岁,正当壮年,但他已经预料到,柳州将会是他的丧葬之地。果然,在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逝。柳州距京城长安,比永州距京城更远,更为落后荒凉,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生活极端贫困,风俗习惯更与中原大不相同。在柳州期间,柳宗元的思想又有了变化,他对朝廷的绝望使他的思想重归于现实,于是他决心利用刺史的有限权力,在这个局部地区继续实行改革,为当地民众做些好事。柳宗元在柳州,废除“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的残酷风习,制订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效婢的人,都可以按时间算工钱,抵完债即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此举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习俗,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学堂,推广医学,并使从不敢动土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解决饮水问题。柳州荒地很多,柳宗元组织闲散劳力去开垦,仅大云寺一处开垦的荒地,就种竹三万竿,种菜百畦。他又重视植树造林,并多次亲自参加了植树活动。柳州四年,柳宗元着眼现实,思想归于平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一些兴利除弊的改革,遗惠一方。
纵观柳宗元的一生,在“永贞革新”之前,由于受到家庭良好的教养和文化熏陶,加上父母对他的潜移默化,他的人格是刚正不阿的,处事是公道正派的,对朋友是忠信诚实的,思想是健康积极的。可以说,在“永贞革新”失败之前,柳宗元作为中国文化人格几乎是完美的。“永贞革新”失败之后,由于柳宗元遭受到屡次贬谪,半生颠沛流离,尝尽人间疾苦,使得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改变,人格也出现了一定的缺失。但有学者把柳宗元的这种人格缺失看成是“其人格、创作生命却透过作品而复活,升华、不朽”【2】是不中肯的,至于说他“被贬官后的精神状态是一蹶不振的”【3】更是有失偏颇。
总之,柳宗元的人格修养并不完美,但这都是由于众多复杂的原因所造成的。不过,瑕不掩瑜,总的来说,柳宗元的思想是充满魅力的,柳宗元的人格是伟大的,他不愧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星辰。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柳宗元浅析柳宗元“永贞革新”失败前后人格的变化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70f1da848a76eeb740f3e22.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曹丕为何会拜华歆为司徒,成为位极人臣的曹魏三公?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孙权的使者华歆为什么可以当上位极人为何只要李勣明确支持唐高宗,就不用担心长孙无忌?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东吴的灭亡时间为什么要比蜀汉晚了将近十七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灭亡的时间为什么比盟友季汉(蜀汉)孙策临终前为什么托孤于文臣张昭,而不是武将周瑜?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策临终前为什么将孙权托孤于张昭,而不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
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就是最后一个脱离苏联独立的国家,它的领土面积是亚洲第三,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成为了亚洲地区的强国。谯周投降魏国之后,为什么能受封阳城亭侯?
《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记载:“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而不以留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存,不悉遍视也鲁智深的人设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他的兵器是水磨禅杖?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兵器为什么是禅杖的唐朝皇帝谥号字数过多过滥的问题始于哪位皇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火并王伦之后,晁盖如何被吴用和公孙胜给架空了?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江上梁山之前,“托塔天王”晁盖就已经有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
诸葛亮《出师表》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