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明朝的文官地位是如何一步步提高的?有哪些方式?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宋朝明朝的文官地位是如何一步步提高的?有哪些方式?的相关内容:宋朝是大家公认的重文轻武,明朝事实上也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特别是宋朝,还有所谓“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明朝时,虽然没有了这个说法,但明朝到了中后期,皇帝除
宋朝是大家公认的重文轻武,明朝事实上也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特别是宋朝,还有所谓“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
明朝时,虽然没有了这个说法,但明朝到了中后期,皇帝除了还保有廷杖和杀人的权力,实际上,国家的治理,还是丢给了文官集团。
两个朝代在皇权和文官集团的博弈上,以及文官集团慢慢崛起的方式上,其实有很多共同点。
宋、明两朝的开国皇帝,毫无疑问都是在努力提升皇权,压制臣权的。
宋太祖赵匡胤改变了以往大臣跟皇帝坐而论道的工作方式,撤去了奏对时给大臣准备的坐椅。
他设计的官帽的样式,也是为了避免大臣们在上朝时互相交流,这些,都是有意强化皇权的反应。
明太祖朱元璋废宰相,兴大案,篡改孟子著作中不利于皇权的言论等种种行为,也是为了强化皇权。
两位开国皇帝的目的是一致的,赵匡胤从没有过“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言论和想法,朱元璋就更不用说。
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朱元璋更有底气,“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功绩和“自古以来得位最正”的金身,让他能稍许肆无忌惮。
赵匡胤就没那么强势,底气没那么足,加上直到他去世,也没有真正完成全国的统一,无法在内部搞改革和集权,所以在方式上温和的多。
宋、明两朝,文官集团的崛起,都是在开国皇帝去世之后,且机遇和方式几乎一模一样。
宋太祖之后的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明太祖死了四年后,明朝的新皇帝是明成祖朱棣。
这两位太宗皇帝(朱棣的庙号在嘉靖皇帝执政之前,也是太宗)的共同点是,皇位来得有些问题。
宋太宗的皇位是通过“烛影斧声”而来,明成祖更是公认的篡位。
于是,两位皇帝都需要文官集团予以认同,文人的笔是任何强势的皇帝都要妥协的,包括朱元璋在内。
别看明成祖进南京城后杀了好多不支持他的读书人,灭方孝孺的“十族”时强势无比,对读书人的态度不那么好,可最终,他还是把皇位留给了文官集团力捧的长子。
明朝文官集团的议政权和行政权,在明成祖执政时期,开始大幅度得到提升,内阁权力加重,这也是一种妥协和交换。
明成祖是比较隐晦的妥协,因为他自身的执政功绩也不差。
宋太宗就比较直接了,特别是收复燕云十六州失败后,更需要文人的笔帮他遮掩。
所以他在位时,大幅增加科举入仕的数量,一次科举选拔官员的数量,就超过宋太祖执政十几年时的选拔数量,且大幅增加官员们的待遇。
宋太宗和明成祖,在对文官集团妥协的方式上略有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一切的根源就是帝位来得有问题。
在这两位帝位来得有问题的皇帝之后,继任者同样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文官集团全力支持上位,或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下,得以保住皇位。
宋太宗的继承人宋真宗赵恒,在宋太宗去世后,就差点被政变搞得无法继位。
当时,宦官王继恩勾结皇后李氏想废掉宋真宗,是以名相吕端为首的文官集团帮助宋真宗成功登上了帝位。
宋真宗之后的宋仁宗赵祯,更是在文官集团的保护下,才安然度过了皇太后刘娥的执政时期,得以顺利亲政。
所以,宋朝到宋真宗执政时,已经极少杀文官了,到宋仁宗时,更是一个都不再杀。
原因也很简单,两位皇帝都要感谢文官集团的帮助和支持,所谓“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就是始于宋仁宗时期,慢慢还演变成不杀文官。
至于野史或部分文人笔记中有记载的宋太祖誓碑,其中有写“不得杀士大夫”的说法,我个人是不大相信的。
因为宋太祖和宋太宗在位时,就杀过不少文官,这是有据可查的,去看看《宋史》中两位皇帝的本纪就知道了。
明朝在明成祖之后,陆续继位的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他们在对待文官集团的态度上,跟宋真宗、宋仁宗有着同样的感激心理。
明仁宗在当太子时,继承人的地位一度摇摇欲坠,多亏文官集团前赴后继的力挺,才保住继承人的身份。
包括赞扬明宣宗是“好圣孙”,提醒明成祖在皇位继承上要看三代,也是文官解缙特意说明的,解缙还因支持明仁宗枉死。
这些支持行为,都让明仁宗、明宣宗必须要领情,也因此,明仁宗继位后,在短短的几个月执政期内,做了大量的提高文官集团的地位的事。
明宣宗继位后,没有更改父亲做出的决定,明朝的文官集团的地位和面对皇权的压力,由此慢慢改善,也开始慢慢崛起。
如上所述,宋、明两朝,文官集团的崛起,在机遇和方式上,都是一样的,也都是有着一定过程的,不是一开始就很强势。
两个朝代的二代皇帝帝位都来得有问题(备注,宋太祖的帝位同样来得不正,明成祖其实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但南明时才承认建文帝),需要一定程度上优待文官。
宋太宗和明成祖的继承人,更是因为文官集团的保护和力挺,才分别坐稳皇位。
所以,宋真宗、宋仁宗、明仁宗、明宣宗等,都对文官集团做出了最大的妥协,奠定了两朝文官集团崛起的基础。
但两个朝代在文官集团慢慢找到自己的地位后,皇权跟文官集团相处的方式,又有些不同。
宋朝是一直往“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条路上在走,文官集团更强势,除了宋徽宗执政时期,皇权略压过文官集团外。
而宋徽宗能让皇权压过文官集团,是因为他大量起用宦官来制衡文官,这一点,从北宋著名的“六贼”中,一半都是宦官,就能看出来。
等到宋徽宗把国家玩没了后,他的经验自然不被后人学习,文官们马上就把冒过一次头的宦官势力踩了下去,不准再出现。
如果不是宋徽宗因“靖康之耻”成了反面典型,他之后的皇帝们,相信不会放过利用宦官势力提升皇权的这种好办法的,宋朝的皇帝其实被文官集团压制得很苦。
明朝的皇权在跟文官集团相处的方式上,跟宋朝不同的就是,明朝皇帝不但大量起用宦官来制衡文官,还有锦衣卫帮手。
因而,明朝的皇帝,虽然治国的权力慢慢被文官集团取代和压制,但一直保留着最终的制裁手段,他们能使用廷杖和杀人的方式,做最后的挣扎。
明朝能做到这一点,而宋朝做不到这一点,都是开国老祖宗带来的因果。
宋朝不仅仅是二代皇帝的帝位来得不正,他本身就立国不正,宋太祖赵匡胤是欺负孤儿寡母后建国,在跟文官集团相处时,总会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加上宋太祖从建国起,就开始打压武官集团,宋朝文官集团崛起的时间和土壤,都超过明朝的文官集团,因此在对待皇权的态度上,能更强势。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他的子孙带去的恩萌就比宋太祖多太多,底气十足,包括锦衣卫,就是明太祖留给子孙保护皇权的遗产之一。
另外,明朝能抗衡文官集团的武官及勋贵集团,是到“土木堡之变”后,才真正衰落,明朝宦官势力的崛起,又是在文官集团没有一手遮天之前。
等到文官集团开始没有武勋集团制衡时,宦官集团跟锦衣卫都已经成型,不可废除。
所以,明朝皇权在文官集团独大之后,还能保有宦官集团和锦衣卫这两把菜刀,在面对文官集团时,还是有一定的底气。
不过,从本质上讲,到了宋、明两朝的中后期,实际上国家的发展方向,已经不是皇帝说了算,即使明朝皇帝能廷杖和杀人。
归根结底,是因为古代皇权不下乡的特点造成的,皇帝的圣旨,未必有士绅的告示管用。
皇权和文官集团,以及他们背后的士绅的博弈,皇权的持久力始终不如文官集团。
皇权毕竟只代表一家一姓,文官集团几乎代表全天下人,皇权不能保证每一代都出明君,可天下人却能源源不绝出人才。
久而久之,皇权终究会被压制,包括清朝这种比较特别的王朝,都是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文官,宋朝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70f1a9e92afd976670f5668.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杨素换了三位主子,为何能一直受到器重呢?
隋朝最有影响的一位大臣杨素。提起杨素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是暴君杨广的心腹大臣,作为心腹,他应给和杨广有着一样的性格才会走到一起,但事实上他却完全不是这样的,他虽然有杨广一样的野心,却没有杨广的缺秦始皇嬴政的两个儿子为什么不姓赢呢?
秦始皇叫嬴政,可他为什么把自己的儿子分别叫扶苏和胡亥呢?之所以会有此一问,是姓氏的含义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变革中不断变更,所以习惯于现代起名方式的我们,对古人的姓氏,以及名讳不是非常的了解。现代人讲起姓慈禧为何能有那么大的权利呢?和清朝制度有关吗?
后宫,一个独享皇上青睐,视权术于股掌之间的地方!宫斗成为了后宫独有的特色,历史上诸如后宫专政的事迹不胜枚举,冯太后本为后宫一奴婢,皇上死后,要挟权臣一人独揽大权,临朝听政14年;武则天本是后宫一才人,蜀汉名将王平,为什么有人说他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走向?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人,籍贯益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接下来途说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平的这个名字,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在三国中存在感也较低,这样一个古代娶老婆成本那么大 古人为什么还要被自己纳妾增加开支
古代男子为何要纳妾,这不是在增加自己经济负担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妾室是可以随意转赠、买卖的,连她们的孩子也是归属于正妻名下,有些生不飞熊军的统领是谁?这支部队有多强呢?
飞熊军是《三国演义》中董卓的私人精锐部队,旗帜上绣有肋生双翅的飞熊图案,由董卓的心腹大将李傕等人统领。飞熊军全部是由西凉军中的精英和能人异士组成,如董卓军中的胡车儿,据说其“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李善长是功臣又已经隐退,为什么依旧无法善终?
李善长,明朝开国功臣,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作为明朝开国六公爵之首的李善长,之所以会在隐退之后,依然无法善终,被朱元璋满门抄斩慈禧的四道美容方子
第一道银耳银耳,又称为白木耳,性味甘平,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成分,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养颜美容品。能够补肾强体,固精调血,润肺止咳,补气补脑,强心美肤,尤其是能够滋阴养颜,养肤润肤,对林彪集团后代:我们仍然属于这个党 不是黑二代
1971年林彪折戟蒙古大漠,相关人员被迅速整肃,大多数人的政治命运就此划上休止符。林的嫡亲血脉,其随从、部属的子女,也从云端跌落至凡尘。此后40年间,林彪集团“二代”们的命运如细数十大元帅的葬礼
罗荣桓:英年早逝的第一位元帅罗荣桓,湖南衡东人。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在山东敌后,因操劳过度,经常便血,有时出血量很大。1943年3月,中央准备让他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要求休养半年,没有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