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是小”的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都有谁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饿死是小”的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都有谁的相关内容:北宋的理学当时称为道学,南宋时理学的分化,使得道学之称只适用于南宋理学中的一派。至,道学的名称就用得少了,而称为理学。程颢(1032-1085年),后人称为明道先生,他曾历任县主簿、县令、太子中允、监
程颢(1032-1085年),后人称为明道先生,他曾历任县主簿、县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镇宁军判官等职。程颐(1033-1107年),后人称 为伊川先生,曾任汝州团练推官、京西国子监教授、崇敬殿说书等职。二人是亲兄弟,少年时同时从学于周敦颐,以后并称为“二程”。虽然程颢倾向主观唯心主 义,程颐倾向客观唯心主义,但他们的思想基本一致。他们反对的新法,反对张载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初步建立了以理为本的理学思想。这一思想成为宋明两 朝的统治思想,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停滞与封闭。
二程认为,人有两重性,一为“性即理”之性,这是先验之性,接受的完全是一片天理:“自 性而行皆善也,圣人因其善也,则为仁义礼智信以名之。”这是人之所以为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根据。一为气禀之性:“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 愚。”这又是贤愚之分,善恶之别的根据。人的两重性引起“不是天理,便是私欲”的矛盾和斗争。为了“存天理,去人欲”,二程非常强调封建道德的自我修养, 其要诀在于“涵养须用敬”。就是高度集中注意力去遵守封建伦理而不要有一丝一毫的背离。程熙甚至提出“饿死是小,失节事大”,这本质上是一种僧侣主义的修 养方法,比佛道僧侣主义更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朱熹(1130令狐安天津车祸-1200年),19岁中进士,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枢密院编修官、 秘书省秘书郎,还先后在江西的南康、福建的漳州、湖南的潭州做过最高行政长官。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思想,是在和董仲舒以 后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认为,理在一切事物之先,而又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一切事物都遵循理而运行、变化。对于人来说,理就是性。本然的性 是善的,一切封建道德都是本性所具有的。但本性受了物质的蒙蔽,作出违反封建道德的事来,就恶了。他这种说法,在于宣扬封建秩序的合理性和遵循封建秩序的 必要性。统治者当然喜欢他的这种学说。
理学把人的饮食男女、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等本性欲望,都归入到“革尽”的“人欲”之中,以“旷 世之高节”。由于事实上无法达到“灭人欲”标准,许多人以说一套做一套来适应此种社会环境,社会便弥漫开了普遍性虚伪。据说一贯道貌岸然的朱熹,有次指斥 他的政敌唐仲友与妓女严蕊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为搞臭唐仲友,便逮捕严蕊,施以酷刑,迫她承认。然而严蕊虽为风尘女子,却不肯妄扳他人,宁死不认,尔后此 事也就不了了之。
原来,朱熹的这套桃色攻击法,又被他人借去“以彼之道,还施其身”了。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上疏,指责朱熹言 行不一,引诱两个尼姑为小妾。皇帝要降旨贬他的官,吓得他上表谢罪,认罪,还骂自己“草茅贱士,章句腐儒,唯知伪学之传,岂适明时之用。”看来,道学家中 “道行”最深的朱熹,原来也是那种专灭别人的“人欲”,而不灭自己的“人欲”的假道学呵,更遑论一般道学先生们了。
到了明代,理学继续成为统治者的理论工具,进一步束缚了中国的思想。思想上高度统一、文化上的格局单元一致,使人们的精神处于压制状态,毫无生机可言。
明代理学中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是王守仁(1472-1529年),后人称他为阳明先生。明武宗、世宗时,他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由于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和少数 民族暴动,及平定统治阶级内部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极力维护风雨飘摇中的明王朝的统治,因而得到最离统治者的赏识,被封为“新建伯”。
王阳明沿着从内到外、从心到物的思辨途径,对“心”的能动作用作了一系列的片面夸大。他说:“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 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 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片面夸大心的能动作用,在心与理的关系问题上还提出了“心外无理”的命题,他要求人们不存“妄念”,以致又落脚于 “存天理,去人欲”。殊不知这一思想导致了人性的戗害,个性的抹杀,多少人被礼教文化迫害致死。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饿死是小”的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都有谁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6ecd3258d95e05d4b030452.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曹丕为何会拜华歆为司徒,成为位极人臣的曹魏三公?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孙权的使者华歆为什么可以当上位极人为何只要李勣明确支持唐高宗,就不用担心长孙无忌?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东吴的灭亡时间为什么要比蜀汉晚了将近十七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灭亡的时间为什么比盟友季汉(蜀汉)孙策临终前为什么托孤于文臣张昭,而不是武将周瑜?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策临终前为什么将孙权托孤于张昭,而不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
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就是最后一个脱离苏联独立的国家,它的领土面积是亚洲第三,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成为了亚洲地区的强国。谯周投降魏国之后,为什么能受封阳城亭侯?
《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记载:“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而不以留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存,不悉遍视也鲁智深的人设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他的兵器是水磨禅杖?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兵器为什么是禅杖的唐朝皇帝谥号字数过多过滥的问题始于哪位皇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火并王伦之后,晁盖如何被吴用和公孙胜给架空了?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江上梁山之前,“托塔天王”晁盖就已经有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
诸葛亮《出师表》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