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灭前燕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为淝水之战的爆发埋下伏笔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前秦灭前燕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为淝水之战的爆发埋下伏笔的相关内容: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十一月至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十一月,前秦名将王猛、邓羌、郭庆、梁成等人率军攻占前燕都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并灭亡前燕,史称前秦灭前燕之战。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
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十一月至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十一月,前秦名将王猛、邓羌、郭庆、梁成等人率军攻占前燕都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并灭亡前燕,史称前秦灭前燕之战。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升平四年(公元360年),前燕皇帝慕容暐继位,前燕内部矛盾加剧。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前燕吴王慕容垂投奔前秦。前秦国主苻坚趁机以前燕未割让虎牢以西之地给前秦为由,派王猛率兵攻打前燕。太和五年(公元370年)正月逼降洛阳太守,留军驻守并还师。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六月,苻坚命王猛率领步兵、骑兵六万再次进攻前燕。王猛阵前誓师,与燕军交战,燕军惨败,太傅慕容评单骑逃归邺城。秦军包围邺城。苻坚亲率精兵十万攻克邺城,慕容暐出奔被前秦大将郭庆俘虏,前燕灭亡。
背景
升平四年(公元360年),前燕景昭帝慕容俊去世 ,其子慕容暐继承帝位,当时前燕国内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逐渐加剧。
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四月,东晋大司马桓温率领步兵、骑兵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出发,开始北伐前燕,北伐前期,攻势顺利,一路势如破竹,同年七月,晋军直取距前燕都城仅几十里的枋头,威逼前燕都城,慕容暐大为恐慌,于是派出使者以割让武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以西之地给前秦为代价,请求前秦派兵援救,前秦国主苻坚也打算与前燕联合,于是派遣将领苟池、邓羌等率领步兵、骑兵两万援救前燕,前秦援军尚未到达之前,桓温所率领的晋军屯兵枋头,遭遇燕军的殊死抵抗,又因粮道断绝,不得已而撤军,撤军途中先是被前燕吴王慕容垂和范阳王慕容德设伏打败,又被赶来援救前燕的前秦将领苟池、邓羌所败。战争结束后,前燕反悔食言,不割让给前秦武牢以西之地。
评价
此战,作为后方君主的苻坚在战略上掌握战机,能在前燕朝政败坏,内部矛盾加剧,且又连年与东晋作战、军队战斗力大为下降之时发动进攻;在战争指导上,能先争取前进基地,再由捷径进军,攻其无备,直捣腹心,同时给予对手下将军充分信任,这是获胜的基本原因。而作为前方作战指导的王猛,在作战指导上,采取政治攻心与武力打击相结合,以及地道攻城、迂回夜袭等战法,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影响
前秦灭前燕之战是发生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争,此战是氐族所建的前秦帝国统一北方的前哨战。前秦于此战后消灭了与其长期东西对峙的主要对手前燕,夺取了自西至太行山,东至大海,南及淮河流域,北抵辽东半岛的广大地域,极大地增强了前秦帝国的政治、军事实力,消除了前燕对于前秦帝国的长期牵制,使得前秦帝国能够腾出手来,逐一剪除北方地区的其他割据政权,为北方地区的再度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前秦帝国通过此战,在消灭前燕以后,与东晋王朝开始正面对峙,威胁东晋王朝的国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并与东晋王朝在其北部漫长的边境线上发生多次小规模战争,为发生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最大规模的秦晋淝水之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前秦灭前燕之战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62865c3c1ac0ce13209a559.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长坂坡之战赵云都敢孤身一人 夏侯楙带人围困时赵云为何说吾命休矣
赵云长坂坡孤身杀入曹军,为何被夏侯楙围困却长叹死于此地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先后跟随刘备参与了一系白沟河之战中,朱棣为何能够反败为胜呢?
我们都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击败了朱允炆的大军,最后顺利登基称帝。然而靖难之役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反而是困难重重,燕军几次处于溃败的边缘,朱棣也好几次差点丢了性命。不过最后他总能化险为夷,让人不历史上为什么爆发?结果如何?
众所周知“晋阳之战”为春秋战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战役,《战国策》、《史记》等古代文献对这场战争均有所记载。那么“晋阳之战”为什么爆发?结果如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途说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据记载这场战争爆发二战前夕日本内耗的原因是什么?日本制度性内耗成因详解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列强俱乐部中唯一的非欧美成员,也存在内耗严重的问题,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官僚体系。一方古代北伐到底指的是什么地方 古人为什么要坚持北伐
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北伐指的是哪儿?为何要坚持北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途说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等武侠电视剧相信大多数朋友都看过,“中原各路英雄豪杰”这句是里面开大会的三川口之战宋朝占据优势 宋朝为什么还是输了
对三川口战役,占据优势的宋朝,为何最终输掉战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川口之战是北宋和西夏爆发的一次边境战争,这场战役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这场战争对于北宋和夷陵之战蜀汉只损失五万人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刘备最多损失了5万人,蜀汉为何却因此一蹶不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途说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蜀汉章武元年(221年)七月至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吴、蜀之间爆发了1922年2月6日美国发起召集太平洋会议并签署有关中国领土的九国公约
九国公约是有关中国领土的条约。1922年,美国发起召集太平洋会议,会中有中国、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时、荷兰九国。2月6日签署九国公约,其中保证中国主权独立、土地行政完整[1]。1913年1月11日在蒙古库伦签订的《蒙藏条约》
《蒙藏条约》是外蒙古和西藏第十三世达赖喇嘛派遣的人员在中国辛亥革命后,双方于1913年1月11日在蒙古库伦签订的条约,互相承认独立主权地位。但西藏方面条约签署人的身份受到质疑,从而质疑这条约的有效性,《中俄密约》俄罗斯帝国与清帝国政府于1896年6月3日(光绪二十二年)签订的条约
《中俄密约》,又称《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或《防御同盟条约》,是俄罗斯帝国与清帝国政府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签订的条约,中俄文共19页。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因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清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