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说历史网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原来源自东汉南阳

途说历史网

发布于2024-03-27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原来源自东汉南阳的相关内容: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原来源自东汉南阳郡的张仲景热乎乎的水饺,在驱走寒意的同时,也提醒自己和家人,凌冬将至,珍重身体。冬至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号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冬至在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原来源自东汉南阳郡的张仲景 热乎乎的水饺,在驱走寒意的同时,也提醒自己和家人,凌冬将至,珍重身体。

冬至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号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而冬至在古代更是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地位仅次于春节,因此也被称为“亚岁”,俗曰:“冬至大如年”。

到了这一天,北半球的正午日影最长,太阳斜射达到最顶点,意味着北半球最冷的日子将要到来。

黑暗的尽头是光明,寒冷的尽头也是温暖。

到了冬至,虽然最寒冷的日子即将来临,但是太阳毕竟一天比一天更温暖,给寒冬的人们无尽的希望。这也是冬至在古代成为一个重要节气的原因。

冬至时节全球日照角度示意图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同样发源很早。据说源自东汉的帝乡——南阳郡。东汉末年,汉廷宦官与外戚交替干政,党争不断,民间水旱无常,民不聊生,此时的南阳郡,爆发了几次瘟疫,民众死亡无数。

东汉末年乱世

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有一张家,本来家族兴盛,经大疫而人丁凋零,张家有一个孩子,名叫张仲景,见此情形,立志学医济世,他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终成一代名医。

张仲景像

有一年的冬天,雪花飘零,寒风刺骨,“医圣”张仲景在宛城(今南阳市)看到很多衣不蔽体的农民,因为寒冷,他们的身上因冻寒多发冻疮,尤其是耳朵多被冻烂,使人见之心生悲悯。

张仲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想救济一下这些难民。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张仲景开了一剂祛寒的草药,让人取一口大锅,将草药连同大块羊肉一起煮熟了,捞起切碎,包成饺子,然后再煮熟分给路过的行人吃。张仲景将此饺和汤命名为“祛寒娇耳汤”。

路人吃完含有草药的羊肉饺子,再喝一碗热腾腾的汤,浑身暖暖的,一扫身上的湿寒。张仲景又将“祛寒娇耳汤”的药方传给众人,以助寒民治疗冻疮。 为纪念张仲景这位南阳的仁医,冬至的时候,这里的人都会吃一碗饺子,还说如果不吃的话,当心会冻烂耳朵。

这个说法不断流传,就演变成为今天北方很多地区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在南阳的城东,温凉河畔,名医张仲景的墓就在一片高地之上,静谧的医圣祠,默默守候这这位南阳的名医。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原来源自东汉南阳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60380719867748c4b089e9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