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江而治」刘伯承之女:父亲不要我们当“红色贵族”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划江而治」刘伯承之女:父亲不要我们当“红色贵族”的相关内容:父亲不想称自己为战略家一提到刘伯承元帅,人们就会马上想到“独眼战神”、“义海联盟”、“刘邓军”等形容词。然而,外界对刘伯承知之甚少。刘伯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在他的六个孩子中,有两个是将军。其中,我的
父亲不想称自己为战略家
一提到刘伯承元帅,人们就会马上想到“独眼战神”、“义海联盟”、“刘邓军”等形容词。然而,外界对刘伯承知之甚少。刘伯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在他的六个孩子中,有两个是将军。其中,我的女儿刘弥群是中国空军队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将军。
刘弥群是一个有很强组织意识的人,他对待事情很认真。接到《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电话后,她首先问道:“你认识我父亲吗?请先阅读更多信息,我们再见面。”
采访安排在空军事指挥学院招待所的一个小会议室里。刘弥群从包里拿出一大叠信:“看,这些都是我父亲写给我哥哥的信。读完之后,你会知道你父亲是什么样的人,你也会知道他的教育方法。我父亲经常告诉我们不要有个人主义。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的教育的结果。”
革命军是一个大“家”
刘弥群在父亲思想的影响下长大。“勤奋可以弥补你的缺点,你可以省钱来保持诚实。从小,父亲就让我们用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我母亲说这句话是我祖父传给我父亲的。”
1892年12月4日,刘伯承出生在四川省开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我父亲在去世前不止一次告诉我们他的家族史。虽然他的父亲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但他的祖父母不愿意被欺负,并借钱给他接受教育。1904年,我12岁的父亲和祖父同时参加了乡试,因为他们是小号手的后代,他们被开除出考场。通过这件事,我父亲意识到封建等级制度的黑暗,所以他在年轻的头脑中播下了仇恨旧社会的种子。1908年,祖父出生后,父亲挑起了一个七口之家的生活重担。”
1911年,年仅19岁的刘伯承参加了革命。1916年,在与丰都的战斗中,他受了重伤,失去了右眼。1926年,34岁的刘伯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他和妻子汪荣华在红一、四方面军成功会师时相识,一年后结婚。1955年,刘伯承被授予元帅军衔。
刘弥群说他父亲一生谦虚谨慎,对名利无动于衷。解放初期,苏联写了《百科全书》,收录了刘伯承的条目,开头是:“刘伯承,四川开县人,革命军事家……”读完之后,刘伯承毫不犹豫地把“军师”一词勾掉,改成了“士兵”。他对身边的同志说:“我是革命军人!我们都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赢得了这场战斗。革命军是一个大“家”。别说你是战略家!”
回顾他父亲的一生,刘弥群说,虽然他父亲一生都在军队中生活,经历了无数的血战,但他实际上憎恨战争。“我父亲从来不喜欢看战争和流血的电影,他觉得很残酷。如果电视播放战争电影,他经常换台。”刘伯承死后,他的亲属将他的骨灰撒在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战斗的地方。
1962年,刘伯承看到教育部对高校的调查,立即写信给他的儿子刘太行,说:“这次调查有10个人成绩优秀,其中有8个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一个是农民的儿子,一个是右派的儿子,没有干部和子女...要警惕,干部和孩子生活好,自由散漫,看不起人,认为学习枯燥,他们是落后的。
不要做“红色贵族”
“如果你没有伟大的美德和才能,就不要当官。即使你这样做,你也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刘伯承写给子女的信中,谈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做人要厚道,做人要厚道。”
刘弥群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家里排行第三。“我父亲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只要我们犯了错误,他就会给我们一个惨痛的教训。当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时,我们会给自己写一张便条,告诉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解放战争时期,河北省武安县杨怡镇兴智小学收留了一些在前线作战的干部子女。刘伯承告诉老师,不要透露孩子父母的位置,以免他们优越感;为了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集体观念,刘伯承把所有的孩子都送到了学校。
刘弥群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她丢了母亲的新钢笔,刘伯承知道后非常不高兴,给女儿讲了一个故事:“战争年代,父亲身边有一个工作人员,有一天他突然哭了。我父亲问他为什么哭,工作人员回答说他丢了一支红蓝两色的铅笔。”刘伯承拍了拍女儿的头,语气坚定地说:“一个参谋丢了一支红蓝两色的铅笔,哭了,但你不在乎丢了一支笔...因为这支笔不是靠你劳动挣来的,而那位参谋是在除草和喂猪的环境中长大的,他知道铅笔是很难弄到的。”
1962年,刘伯承看到教育部对高校的调查,立即写信给他的儿子刘太行,说:“这次调查有10个人成绩优秀,其中有8个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一个是农民的儿子,一个是右派的儿子,没有干部和子女...要警惕,干部和孩子生活好,自由散漫,看不起人,认为学习枯燥,他们是落后的。
1964年,刘弥群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学院空航天学院,恰逢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大学生不得不去农村参加为期8个月的“社会教育”活动。刘伯承知道后,非常支持女儿的参与。“我父亲让我下去体验一下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他还严肃地指出,干部和子女都过着富裕的生活。如果长期脱离群众,就会产生资产阶级意识。他说去农村是一件好事。别让人说我们是‘红墙贵族’。”
在刘伯承家的电话间里,有一张母亲写给孩子们的通知
孩子们,这些电话是党和国家给你们父亲办公室的。绝对禁止你在个人事务中使用这些手机。为了个人利益而追求公共利益是国民党的作风,我们不允许把它带回家。
1962年,刘伯承看到教育部对高校的调查,立即写信给他的儿子刘太行,说:“这次调查有10个人成绩优秀,其中有8个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一个是农民的儿子,一个是右派的儿子,没有干部和子女...要警惕,干部和孩子生活好,自由散漫,看不起人,认为学习枯燥,他们是落后的。
“我们兄弟姐妹穿的衣服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甚至不分性别。”刘弥群的弟弟刘猛上中学的时候,还穿着他姐姐穿过的旧军装,所以很多学生都嘲笑他,叫他“黄皮肤”。在家里,刘猛吵了一架,再也不想穿女制服,受到了母亲的严厉批评。
1970年后,刘伯承的孩子相继结婚,但他们都和员工住在一起。结婚后,长子刘太行一直住在单位分配的9平方米的房子里,厨房和卫生间都是共用的。直到刘太行的孩子出生,这个单元才为他们换了一套18平方米的套房。
“我父亲最讨厌的是个人主义。我希望《环球人物》杂志不要过多地宣传刘伯承和他的家庭,而要通过刘伯承的故事给年轻读者以启迪,让他们有更多的集体观念,少一些个人主义。”采访期间,刘弥群不时向记者强调。
父亲学习的秘密是努力工作
刘伯承在给孩子们的信中引用了许多经典,在一些难懂的文言文后面,他还用小写字母做了注释。“爸爸让我们从小就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比如《古文观》和《孙子兵法》,并让我们背下来。他的书法很好,练字也是我们兄弟姐妹的必修课。”
刘伯承每天早上5点起床,然后叫醒他的孩子们一起背书和学习汉字。“‘接受法律,接受它,接受法律,接受它’。我父亲经常用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为学习设定高标准和严格要求。"
刘伯承学习俄语的经历成了孩子们最生动的教材。1912年春,刘伯承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陆军总学校。1927年11月,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在35岁时被中共中央任命,从上海来到苏联,在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当刘伯承下了船,他被告知他的俄罗斯名字是“阿法纳西耶夫”。当他走进校报时,他仍然在心里背诵着这个名字,但突然发现他周围的人都在看着他笑。原来“阿法纳西耶夫”已经在上面了,但他没有认出来。从此,刘伯承坚信学好俄语。
1962年,刘伯承看到教育部对高校的调查,立即写信给他的儿子刘太行,说:“这次调查有10个人成绩优秀,其中有8个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一个是农民的儿子,一个是右派的儿子,没有干部和子女...要警惕,干部和孩子生活好,自由散漫,看不起人,认为学习枯燥,他们是落后的。
“我父亲的四川口音很重,他的发音走调是很常见的。此外,他的右眼有一只假眼,他必须比普通人更努力地学习。”刘弥群说,为了练习“p”的准确发音,刘伯承从早到晚独自站在角落里说“p,p-”。为了记住单词,晚上灯灭了,他跑到走廊里背诵。在那段时间里,他几乎每天都学习,直到凌晨两三点。为了不影响别人,他用毯子盖好自己,在“小帐篷”里点了一盏灯。半年后,刘伯承成功进入著名的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实现了他听、说、读俄语的夙愿。
1930年,刘伯承留学三年后回国。“从战争中学习”是刘伯承军事生涯中始终遵循的原则。他经常说:“战争是流血的,我们必须从战争的现实出发。”他从不拘泥于书本上的东西。回国后,刘伯承被任命为中央苏区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面对共产国际代表的教条主义错误所造成的损失,他用自己所学的军事知识来指导反围剿战争。亲自翻译苏联作战条例,用苏联军事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在战斗间隙,他及时总结了战斗指挥的经验教训,并撰写文章在《红星》、《红中国》等报纸上发表。在紧张而艰苦的战斗岁月里,刘伯承在马背上构思,在油灯下写作。他写了390万字的军事文件,翻译了190万字的苏联宗教命令。
“我父亲对学习的态度一直影响着我们全家。我的记忆力不是很好,但我还是能背诵他小时候让我们背诵的古文。我父亲曾经说过学习只有一个关键,那就是努力。一个人可以做到,一个人可以做到;人们可以做他们能做的一切,但他们也可以做他们能做的一切。”我会按照我父亲说的去做。刘弥群说:“言出必行,行出必果;当我们学以致用时,我父亲经常教育我们。”
父亲什么都不爱
刘弥群不想突出自己,更别说谈论他的个人经历了。在记者的反复询问下,她得到了一些理解。
1944年,刘弥群出生在延安。像延安的其他孩子一样,他很快就从北到南与军队作战,并在马背上的摇篮中长大。在邯郸解放期间,她在随军转移期间被国民党军队的飞机轰炸,差点死在旷野。南京解放时,她一路颠簸在一辆运送军需品的马车上,吃了不少苦头。谈到童年的经历,刘弥群感慨地说:“我参军解放西南的时候,才5岁。我坐在父亲的军用吉普车上,透过窗户看到两边山坡上的尸体。这时,母亲用手捂住了我的眼睛,但父亲说要让我看到外面的景象,他说在战争中长大的孩子必须有勇气。”
1962年,刘弥群被空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学习导弹和火箭发动机。1975年4月,他被特别征召入伍,在空军区某实验室从事导弹武器的技术创新,自学了800多万字的理论教材、专业资料和一整套武器系统书籍。
1984年,刘弥群领导的研究小组对国产某型导弹的推进燃料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该武器的作战性能。为此,他于1985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旗手”称号,并于同年9月当选为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98年,刘弥群被调到空军事指挥学院担任副校长。2001年,57岁的刘弥群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
在父亲的教育下,刘弥群和其他兄弟姐妹都出生在技术工作中,并在不同的工作中取得了成就。老大刘太行,是空军事指挥学院的前副院长;大姐刘杰先和大姐刘艳玲分别是普通门诊和301医院的医生;大哥刘猛现任广州军区装备部副主任;我弟弟刘太迟在空军队工作。
”父爱无言以对。我们有今天的成就,这是父亲教育的结果。”刘弥群说现在她老了,她越来越了解她的父亲。“我父亲曾经说过,如果说我一生中有一点成就,那也是党和毛主席教导的结果。如果他死了,在他的墓碑上写下‘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是他最大的荣耀。”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划江而治」刘伯承之女:父亲不要我们当“红色贵族”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594bc5be9540648f20bb3ec.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贾鲁治理水灾期间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
贾鲁是元朝的著名的大臣,在治理水患上面有很高的成就。在他二十八岁的时候,就被任命为儒家的教授,后来又被选作成为了户部的主事。在后来又奉旨为编辑辽国,金国和宋国的历史。在贾鲁担任了中书省的检察官后,就根赫舍里氏并非是嫡出贵女,为什么能嫁给康熙做皇后?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嫡出和庶出的子女待遇是不同的,那么赫舍里氏并非是嫡出贵女,为什么能嫁给康熙做皇后?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起来看看吧!嫡庶之别,一定是有的。如果是才貌性格门第出身各项条件孙权得到荆州后为何还要杀掉关羽?为何这么做?
襄樊之战,也被人称为是关羽北伐的战役,或者说是荆州的争夺战争。你们知道吗,接下来途说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一代名将关羽于麦城突围时,被东吴将领马忠抓获,随后被处死,《三管仲的后世评价如何?为何被称为华夏第一相?
管仲,春秋初齐国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宰相型人才。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后世的史书上,管仲有三个称号,分别是‘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这三个称号,苏麻喇姑死后,她的下葬规模为何如此隆重?
苏麻喇姑,清朝孝庄文皇后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苏麻喇姑是清王朝一个出身低微的侍女,她去世的时候,康熙以嫔级待遇厚葬了她。那么,她是否嫁人了,为何刘整本是宋朝名将,为何却成了灭宋的帮凶呢?
刘整,字武仲,宋末元初著名将领,元朝水军的创建人。金末时投奔南宋,隶属于南宋名臣赵方麾下。刘整沉毅有智谋,善骑射。赵方临死之前,对儿子赵葵说:刘整才气横溢,汝辈不能用,宜杀之,勿留为异日患。赵葵不听。朱元璋登基后杀了大量功臣,汤和为何能善终?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凤阳县东湖里人,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接下来途说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跟随明太祖朱元璋的功臣之中,汤和的结局算是较为不错的,同历史上武惠妃是什么结局?被吓死是因为什么?
武惠妃,唐玄宗李隆基宠妃,谥号贞顺。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惠妃为了把皇储之位转移到自己儿子李瑁身上,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可以说,她的陷害获得了成功,最终,古代将军打仗前都会自报家门 关羽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对古代将军打仗时,都会通报自己老家住哪,为何关羽却从不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影视剧中,只要演到三国沙场的场景,无论阵前单挑或打开战役,在双方将领碰面时,总会先互相报诸葛亮七擒孟获让他臣服 蜀汉灭亡时为何不见孟获来救
对诸葛亮当初七擒孟获,蜀汉灭亡时为何不见他来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可谓是书中十分精彩的一段。不过令很多人疑惑的是,孟获武艺高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