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界缅怀雷抒雁:用墨写的诗,斧头也砍不下来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文学界缅怀雷抒雁:用墨写的诗,斧头也砍不下来的相关内容:1958年秋天,雷锋报名鞍钢被招录。报名前,他把原来的名字“雷正兴”改成了“雷峰”。“雷正兴这个名字是小时候叔公给起的,有家道兴旺的意思。”去报名的路上,雷锋向同行的县放映员张希文透露了改名字的想法,
1958年秋天,雷锋报名鞍钢被招录。报名前,他把原来的名字“雷正兴”改成了“雷峰”。
“雷正兴这个名字是小时候叔公给起的,有家道兴旺的意思。”去报名的路上,雷锋向同行的县放映员张希文透露了改名字的想法,“旧社会我连家都没有,还说什么兴旺,现在不如趁报名当工人的机会改过来。”他在报名表上给自己起名“雷峰”,寓意登高望远。解放前只读了三个月书的张希文,也在雷锋的建议下改名张建文——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新文化。
向县委书记赵阳城告别时,书记建议雷锋把“峰”改为“锋”:“你是要去钢铁厂,换个金字旁就准确了。”
11月12日,带着新改的名字,“雷锋”和同伴奔赴鞍钢。
两天后,去鞍山的火车在北京转车,有几个小时停留时间。这是雷锋生平第一次到北京。
和工友走到天安门金水桥前,雷锋仰望毛主席像,伫立良久。可以说,正是这位新中国的缔造者,改变了他的命运。离开湖南家乡前,雷锋专程去过韶山毛泽东旧居。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天安门执勤的战士告诉雷锋金水桥上不能久留。雷锋不情愿地转过身问:“毛主席在哪儿?”
战士说:“我在这儿执勤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见过毛主席。”
“毛主席是不是住在天安门上?”雷锋继续问。
“毛主席住在中南海,天天日理万机。要见毛主席,得做出大成绩,当英雄,当模范。”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小战士的几句话,深深地触动了雷锋。
站在金水桥头,以天安门城楼做背景,雷锋提着编织篮照了一张相。这时,他看见一位青年正骑在一辆固定的摩托车上拍照,便走过去,让来自大北照相馆的摄影师给自己拍下了这张“艺术照”。这是雷锋仅有的两张在北京的照片。
两张照片上,雷锋都咧着嘴,笑得像个孩子。没有人知道,是否就在这一刻,他已把“做出大成绩”后去见毛主席,当成了自己最大的愿望。
雷锋有一个梦想,就是“做出大成绩”后到北京见毛主席。但他绚烂、炽热的生命在1962年8月戛然而止。这个梦想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遗憾?雷锋的人生轨迹,和北京又有过什么样的“交集”?
神交:首都中央媒体的通讯员
曾担任过通信员、拖拉机手、推土机司机、解放军战士的雷锋,一直是个文学爱好者。但很少有人知道,习惯写日记总结,喜欢写诗歌、散文,被毛泽东称赞“懂一点哲学”的文学青年雷锋,还是《解放军报》等中央媒体的通讯员。
在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珍藏着一份泛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报社”抬头的公文纸。公文抬头是“雷锋同志”,下面盖有解放军报社公章,落款日期是1961年1月17日。展柜里还展出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61年7月颁给雷锋的通讯员证书。
一份全军大报,为一名刚入伍一年的新兵发函,实属罕见。仔细看公文内容,则是正式聘请雷锋为通讯员的“聘请函”。这张泛黄的聘请函上写道:“通讯员同志是通讯报道工作的尖兵,是报纸编辑部的得力助手,也是贯彻‘全党办报’的重要力量。做一个党报通讯员是光荣的。”聘请函对雷锋提出了三点希望:“一、积极为本报撰写稿件;二、及时、如实地反映部队情况;三、发动群众写稿,并经常反映自己和读者对报纸的意见和要求。”
“雷锋的文笔很好,是个很勤奋的人,爱学习,爱思考,爱钻研——从他的日记里也能看出来,很有诗意、有哲理。”解放军报原副总编辑陶克告诉记者,“当年改进新闻报道,提倡发展通讯员,沈阳军区上报了雷锋的名字。”
当时,按照一切从简的原则,聘请函是通过内部通信邮寄到雷锋手中的。因此,这次雷锋并没有来北京。
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雷锋在《解放军报》上发表的文章。从1960年1月8日入伍到1962年8月15日因公牺牲,雷锋一直忙于军事训练、运输驾驶技能训练和当地建设,虽然给军区的《前进报》、抚顺钢厂的《红星报》写过稿子,却还没有来得及为《解放军报》写稿。
遗憾:永远还有45天的等待
虽然在抚顺服役期间没有机会来到北京,但北京一直是雷锋魂牵梦萦之地。
从雷锋日记里可以发现,1959年10月某日、1961年2月22日和1961年6月30日,毛主席三次进入雷锋的梦乡。梦中,雷锋再次来到北京。
事实上,按照沈阳军区和雷锋所在部队的安排,雷锋本应在1962年国庆节前夕前往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如果不是8月15日的那场意外,雷锋就可以实现在北京见到毛主席的心愿。
沈阳军区工程兵部队推荐雷锋作为英模代表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其实早在几个月前上级就批了。这个消息,经常给雷锋拍照片的原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干事张峻知道,工兵十团的韩万金政委知道,雷锋的入党谈话人、组织股长赵玉瑞知道,亲手承办雷锋入党手续的运输连指导员高士祥也知道。
雷锋有一个梦想,就是“做出大成绩”后到北京见毛主席。但他绚烂、炽热的生命在1962年8月戛然而止。这个梦想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遗憾?雷锋的人生轨迹,和北京又有过什么样的“交集”?
但是,他们都没有告诉雷锋。他们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更严格地教育和帮助雷锋成长。
出事前不久,张峻在毛主席像前为雷锋拍摄了一张持枪的工作照。拍摄时,雷锋说:“我多想见到毛主席呀!”
“你马上就能。”话都到嘴边了,张峻又硬生生咽了回去,改口说,“你用实际行动去争取,一定能见到毛主席。”直到今天,这依然是张峻心中的遗憾。
连指导员高士祥在7月29日还找雷锋谈过话,起因是听到有人反映雷锋和女青年谈情说爱,担心他在这方面出错。虽然委屈,雷锋还是耐心地解释了事情的原委。在7月29日的日记里,雷锋最后写的一句话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事情总会清楚的,让组织考验我吧。”高士祥后来看到这句话,难过得几乎流泪:这个小同志是带着委屈走的,我要是把他就要进京观礼见毛主席的消息透露一点点给他,对他也是个安慰啊!
就这样,雷锋与北京,留下了永远的45天的等待。
没有见到毛主席,雷锋是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去的。1963年8月1日,很少看话剧的毛主席,在中南海的怀仁堂观看了沈阳军区演出的话剧《雷锋》。接见时,扮演雷锋的演员张玉敏握着毛主席的手汇报:“毛主席,雷锋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见到您,我替他实现了。”
后来,电影《雷锋》上映,毛主席又去看了这部电影。当看到雷锋给人民公社捐款时说:“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是公社的儿子,你一定要收下儿子这点心意。”毛主席掏出手绢,抹了抹眼角的泪水……本报记者 童曙泉
雷锋印记
23年前,北京有了雷锋小学
坐落于西城区旧鼓楼大街西绦胡同内的北京雷锋小学,是全国第一所雷锋生前没有去过、却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学校。
雷锋小学的前身是双寺小学。“文革”期间,社会上学雷锋的氛围并不浓郁,唯独双寺小学学得如火如荼。1973年在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10周年之际,学校发起了“把雷锋叔叔请回来”活动。大队辅导员卢锦华动情地给同学们讲雷锋的故事,孩子们听后非常感动,于是给雷锋生前所在的沈阳军区工兵某团运输连二排四班,即“雷锋班”写信。
很快,第八任“雷锋班”班长曾树林带领全班战士,在雷锋老班长当年用过的小油灯下给孩子们写来回信。信中说:正当雷锋精神受到亵渎的时候,正当雷锋班长开始被淡忘的时候,正当学习雷锋的口号已经不响的时候,你们,首都北京的同学们却喊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向雷锋同志学习……学生是不能放弃学习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
“雷锋班”的回信激励了千余名在校师生。从那以后,他们与贵州贫困山区青山小学“手拉手”,他们照顾学校退休的孤寡老人,他们每天早晚为鼓楼桥下喝不上热水的交警送开水……
到1990年,双寺小学学雷锋名气越来越大,远近皆知。
时任西城区教育局局长的胡红星非常重视双寺小学在德育教育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力主将校名改成“雷锋小学”,为教育系统打造一个学雷锋的典范和窗口。在她的促成下,经原北京市政府文教办、原北京市教育局审批,1990年3月5日,双寺小学正式更名为雷锋小学。
至今,每年,师生们都会请来“雷锋班”在任或历任班长,共同开展学雷锋活动;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们一直坚持续写雷锋日记,40年来,共写了40本、近2000篇。
雷锋像见证鱼水情
人定湖北巷里颐年园敬老院北门外,一尊白色的雷锋半身像安静地矗立着。这尊像有半米多高,雷锋头戴印有五角星的雷锋帽,微笑着注视前方。
这是1994年5月1日,由河北省曲阳县津曲联营雕刻厂专门为国防科工委美容外科医院(现名为总装备部司令部黄寺门诊部)制作的。
德胜街道颐年园敬老院工作人员张建回忆,当时医院从河北订购了一尊雷锋像,最初放在医院。由于当时敬老院是学雷锋活动基地,且很早以前与医院结为军民共建单位,于是,在2000年学雷锋日,医院将这尊大理石雷锋塑像赠送给了敬老院。
从此,在雷锋像的注视下,医院在敬老院开展了更多“学雷锋活动”,为每位老人都办理了免费就诊卡,建立了病历档案,并定期补充日常用药,医护人员还开展定期巡诊。
最初雷锋像被放走廊里,但走廊太窄,为了方便老人进出活动,2005年,敬老院将雕像挪到北门的院墙外。平日里,敬老院的清洁工经常出来擦拭雕像,在“学雷锋月”期间,来这里开展公益活动的小朋友也会为“雷锋叔叔”献花,以示敬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雷抒雁,斧头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556bc418881fdcbbd070450.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贾鲁治理水灾期间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
贾鲁是元朝的著名的大臣,在治理水患上面有很高的成就。在他二十八岁的时候,就被任命为儒家的教授,后来又被选作成为了户部的主事。在后来又奉旨为编辑辽国,金国和宋国的历史。在贾鲁担任了中书省的检察官后,就根赫舍里氏并非是嫡出贵女,为什么能嫁给康熙做皇后?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嫡出和庶出的子女待遇是不同的,那么赫舍里氏并非是嫡出贵女,为什么能嫁给康熙做皇后?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起来看看吧!嫡庶之别,一定是有的。如果是才貌性格门第出身各项条件孙权得到荆州后为何还要杀掉关羽?为何这么做?
襄樊之战,也被人称为是关羽北伐的战役,或者说是荆州的争夺战争。你们知道吗,接下来途说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一代名将关羽于麦城突围时,被东吴将领马忠抓获,随后被处死,《三管仲的后世评价如何?为何被称为华夏第一相?
管仲,春秋初齐国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宰相型人才。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后世的史书上,管仲有三个称号,分别是‘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这三个称号,苏麻喇姑死后,她的下葬规模为何如此隆重?
苏麻喇姑,清朝孝庄文皇后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苏麻喇姑是清王朝一个出身低微的侍女,她去世的时候,康熙以嫔级待遇厚葬了她。那么,她是否嫁人了,为何刘整本是宋朝名将,为何却成了灭宋的帮凶呢?
刘整,字武仲,宋末元初著名将领,元朝水军的创建人。金末时投奔南宋,隶属于南宋名臣赵方麾下。刘整沉毅有智谋,善骑射。赵方临死之前,对儿子赵葵说:刘整才气横溢,汝辈不能用,宜杀之,勿留为异日患。赵葵不听。朱元璋登基后杀了大量功臣,汤和为何能善终?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凤阳县东湖里人,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接下来途说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跟随明太祖朱元璋的功臣之中,汤和的结局算是较为不错的,同历史上武惠妃是什么结局?被吓死是因为什么?
武惠妃,唐玄宗李隆基宠妃,谥号贞顺。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惠妃为了把皇储之位转移到自己儿子李瑁身上,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可以说,她的陷害获得了成功,最终,古代将军打仗前都会自报家门 关羽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对古代将军打仗时,都会通报自己老家住哪,为何关羽却从不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影视剧中,只要演到三国沙场的场景,无论阵前单挑或打开战役,在双方将领碰面时,总会先互相报诸葛亮七擒孟获让他臣服 蜀汉灭亡时为何不见孟获来救
对诸葛亮当初七擒孟获,蜀汉灭亡时为何不见他来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可谓是书中十分精彩的一段。不过令很多人疑惑的是,孟获武艺高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