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载最后被赐死到底是因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元载最后被赐死到底是因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的相关内容:元载,字公辅,凤翔府岐山县人。唐朝中期宰相。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新唐书》记载:“籍其家,钟乳五百两,诏分赐中书、门下台省官,胡椒至八百石,它物称是。”也
元载,字公辅,凤翔府岐山县人。唐朝中期宰相。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新唐书》记载:“籍其家,钟乳五百两,诏分赐中书、门下台省官,胡椒至八百石,它物称是。”
也就是说,唐代宗在查抄宰相元载的家产的时候,光是胡椒粉就查抄了八百石。要知道,胡椒粉不过是一种调料。调料不是当饭吃的,日常使用极为有限。而且,在温饱都不能保证的古代,调料用得就更加少了。而元载家里却有八百石胡椒粉,由此可见,其贪腐到何种程度!
然而,如果我们不看元载的这个结局,只看之前他当官的历程,我们甚至有一种感觉,元载似乎是能改变唐朝后期宦官专政、藩镇割据、朋党争斗等各种矛盾交织的破败局面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唐肃宗当皇帝,由于是宦官李辅国拥戴起来的,再加上唐肃宗本人性格懦弱。因此,唐朝从唐肃宗开始,落入了宦官专政的局面。后来,李辅国又拥戴唐代宗继位,因此他具有更大的权威。不过,尽管李辅国具有很大的权威,但是,他最终在唐代宗和元载的密谋下,被刺死了。
要知道,元载与李辅国是亲戚,而且,元载还是李辅国提拔起来的。如果作为宰相,同时又是天下元帅行军司马的元载不支持唐代宗,唐代宗也不可能扳倒李辅国。
大宦官李辅国被刺死后,大宦官鱼朝恩又冒出头来,依靠他掌控禁军的威权,干预朝政,为非作歹。同样的,鱼朝恩也在元载与唐代宗的合谋之下被缢死。
从唐肃宗开始的宦官专政,对唐朝中后期的政治形势所产生的恶劣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仆固怀恩本来是对大唐忠心耿耿的,但是由于李辅国、鱼朝恩等宦官的弄权挑拨,最后逼得仆固怀恩只能造反。其它地方上拥有权力的藩镇,也不敢轻易交出兵权。因此往后发展,便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而宦官专政加上藩镇割据,朝中大臣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让自己在朝廷中更有话语权,再加上皇帝被挟持,孱弱不堪,因此,大臣们便结成朋党,互相倾轧。
这样一来,中晚唐混乱破败的政治格局,就这样形成了。
但是,当元载在连续扳倒李辅国和鱼朝恩后,唐朝的形势其实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这时候,作为宰相的元载,如果能够辅佐唐代宗励精图治,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中兴的局面应该是能够形成的。
可是,让我们看看元载在执政以后,都干了些什么。
一、掌控财政大权。
元载之前担任过度支使。后来他当了宰相以后,就辞去了度支使的职务。
度支使相当于财政部长,掌控着国家的财政大权。当时元载之所以要辞去这个职务,根本的原因,一是因为这种职务事情比较繁琐,不利于他的宰相工作。二是宰相又掌权又管钱,显然对朝廷的正常运转是不利的。
可是,当他扳倒李辅国和鱼朝恩,独掌朝政以后,竟然又重新兼任度支使。他这样做,无非是想掌控财权,为自己贪腐行方便。
二、掌控人事大权。
元载在独掌朝政以后,按照《旧唐书》记载:“六年,载条奏应缘别敕授文武六品以下,敕出后望令吏部、兵部便附甲团奏,不得检勘,从之。”就是说,元载上奏唐代宗,要求吏部、兵部对六品以下的官员的任命,不准检验考核。当时唐代宗同意了他的这条建议。
元载的这条建议有什么用意呢?吏部、兵部不准检验考核,那就是元载说啥就是啥,他想任命哪个官员就任命哪个官员,别人都无权干涉。
由此,元载实际上就掌控的了天下的人事大权。这样一来,六品以下的官员,都可能成为他的亲信。当这些六品以下的官员成长起来后,整个朝廷就成了元载一个人的了。
三、掌控重镇兵权。
元载又向唐代宗提出一条建议,就是建议设置河中府为“中都”,在这里屯兵五万。然后,皇帝可以秋末前往,春初还京。这样做,可以躲避吐蕃的袭扰。
元载在向唐代宗提交这条奏折以后,还没有等到唐代宗同意,就迫不及待地准备在河中府修造宫殿,并修造他自己的房子。元载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有很大的私心,是想把皇帝控制起来。毕竟河中府的驻军由他控制,只要唐代宗去了那里,他想做什么,就由他说了算。
唐代宗识破了元载的阴谋,非常反感,不去。并打算除掉元载,可是元载却并没有收敛。
四、大肆收受贿赂。
元载掌控了财权、兵权和人事权,显然是为了在政治上有更大图谋。除此以外,就是为了更好地贪财收贿。所有想当官的,都要向他儿子以及他的亲信送礼。这样做,完全把整个朝廷的风气带坏了。前文说到的,光是胡椒粉,他就贪污了八百石。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这些胡椒粉能卖多少钱。不过,史书这么记载,显然更多的是一种微言大义,以此表明元载贪污受贿情况的严重。
元载由于纵容私欲膨胀,因此,他虽然铲除了两大宦官,但是并没有因此建设一个良好的朝廷生态。唐代宗不得不又向他动手,查抄其家产,挖他的祖坟,逼他自尽。最终,唐朝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越滑越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元载,唐朝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535d41df5076dcaa2008912.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贾鲁治理水灾期间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
贾鲁是元朝的著名的大臣,在治理水患上面有很高的成就。在他二十八岁的时候,就被任命为儒家的教授,后来又被选作成为了户部的主事。在后来又奉旨为编辑辽国,金国和宋国的历史。在贾鲁担任了中书省的检察官后,就根赫舍里氏并非是嫡出贵女,为什么能嫁给康熙做皇后?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嫡出和庶出的子女待遇是不同的,那么赫舍里氏并非是嫡出贵女,为什么能嫁给康熙做皇后?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起来看看吧!嫡庶之别,一定是有的。如果是才貌性格门第出身各项条件孙权得到荆州后为何还要杀掉关羽?为何这么做?
襄樊之战,也被人称为是关羽北伐的战役,或者说是荆州的争夺战争。你们知道吗,接下来途说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一代名将关羽于麦城突围时,被东吴将领马忠抓获,随后被处死,《三管仲的后世评价如何?为何被称为华夏第一相?
管仲,春秋初齐国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宰相型人才。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后世的史书上,管仲有三个称号,分别是‘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这三个称号,苏麻喇姑死后,她的下葬规模为何如此隆重?
苏麻喇姑,清朝孝庄文皇后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苏麻喇姑是清王朝一个出身低微的侍女,她去世的时候,康熙以嫔级待遇厚葬了她。那么,她是否嫁人了,为何刘整本是宋朝名将,为何却成了灭宋的帮凶呢?
刘整,字武仲,宋末元初著名将领,元朝水军的创建人。金末时投奔南宋,隶属于南宋名臣赵方麾下。刘整沉毅有智谋,善骑射。赵方临死之前,对儿子赵葵说:刘整才气横溢,汝辈不能用,宜杀之,勿留为异日患。赵葵不听。朱元璋登基后杀了大量功臣,汤和为何能善终?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凤阳县东湖里人,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接下来途说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跟随明太祖朱元璋的功臣之中,汤和的结局算是较为不错的,同历史上武惠妃是什么结局?被吓死是因为什么?
武惠妃,唐玄宗李隆基宠妃,谥号贞顺。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惠妃为了把皇储之位转移到自己儿子李瑁身上,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可以说,她的陷害获得了成功,最终,古代将军打仗前都会自报家门 关羽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对古代将军打仗时,都会通报自己老家住哪,为何关羽却从不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影视剧中,只要演到三国沙场的场景,无论阵前单挑或打开战役,在双方将领碰面时,总会先互相报诸葛亮七擒孟获让他臣服 蜀汉灭亡时为何不见孟获来救
对诸葛亮当初七擒孟获,蜀汉灭亡时为何不见他来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可谓是书中十分精彩的一段。不过令很多人疑惑的是,孟获武艺高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