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宋代刺配法述论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第十章 宋代刺配法述论的相关内容:刺配法是中国古代刑法中的一个新的刑种。刺配法在的广泛适用和用刑严酷,是宋代统治者推行刑罚威胁主义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宋代阶级斗争激烈在法律上的反映。本文试就刺配法的刑名、立法、适用和行刑进行探讨,不妥
刺配法是中国古代刑法中的一个新的刑种。刺配法在的广泛适用和用刑严酷,是宋代统治者推行刑罚威胁主义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宋代阶级斗争激烈在法律上的反映。本文试就刺配法的刑名、立法、适用和行刑进行探讨,不妥之处,诚请指教。 一、刺配刑名宋代的刺配,是对有罪杖脊、刺面、流配、徒役四刑兼用的刑罚方法。刺配刑罚的名称,始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天福三年(938)八月大理寺的奏章中,有杀 人“罪有可疑,法当在宥,徒二年半,刺面驰华州发运务收管”的记载。但天福始创的刺配法,“仍役而不决”,即不加杖刑。所以说与的刺配法并不尽同。就 刺面而言,亦非后晋所创。自除肉刑废黥刑之后,虽在历代刑律中无黥刑之设,但黥刑之用却未间断。《晋令》中有“奴婢亡,加铜青。若墨黥,黥两眼,后 再亡,黥两颊上,三亡横黥目下,皆长一寸五分,广五分”的规定。南梁杂律中亦规定,劫盗“遇赦降死者,黥面为劫字,髡钳,补冶锁士终身”。宋、西魏也都有 黥刺亡奴和免死“黥刖投畀四远”的诏令。这说明在两晋时期,对降死罪犯和逃亡奴婢一直在使用黥刑。即使是“中典治国,持平用刑”的,也不乏使用 黥刑的例子。如时,“婉儿忤旨当诛,则天惜其才不杀,但黥其面而已”。中唐以后,在民间“纹身刺面”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社会风俗。到五代后晋天福 中,始把“刺面”和流役结合起来,创制了“刺配之法”,“遂为戢奸重典”。至于刺兵,自唐末到五代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唐昭宗景福元年(892),“朱 碹叛于兖郓,募勇士数百,黥双雁于颊,立为雁子都”;唐哀帝天裙三年(906)九月,幽州刘仁恭强征统治区男子,凡胜执兵者尽行,“文其面”;后梁太祖朱 温,为防止军士逃亡,帝乃命:“凡军士皆文其面,以记军号。”所以到宋朝,不论是军兵,还是罪犯皆黥刺,“天下遂以为常法”。
流徒杖 三刑兼用,亦非起自宋代。自汉文帝除肉刑之后,流刑则成为仅次于死刑的一个独立刑种。当流者“止于远徙”,无附加刑。至北齐、北周时,流者皆加鞭笞,始有 流杖兼用。隋唐时,流者皆加居作,是“流刑兼徒矣”。中唐以后,决杖配流的诏令逐渐增多。唐肃宗乾元元年(758)诏:“百姓中有事亲不孝,别籍异 财,……先决六十,配隶碛西。”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十月辛亥诏中规定,犯赃官吏“自今以后,如钱谷稍多及情状难恕者,宜杖决配流”。五代后唐明宗天 成三年(928),京师巡检军使浑公儿,因谎奏致使杀人,被“杖脊配流登州”。可见决杖配流自中唐以后已不断地使用。
宋朝的刺配刑名,是把中唐以来的决杖配流和后晋的“刺面之法”结合在一起,使“一人之身,一事之犯”,“既杖其脊,又配其人,而且刺其面”,杖、黥、流、役并用,成为有宋一代“自立一王之法”。
二、刺配立法
宋太祖为“洗五代之苛”,在沿用隋唐五刑制度的同时,于“建隆四年始建折杖之制”,“以决为流徒杖笞之法”,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 决数。而省刑之意遂冠百王”。其后为宽贷杂犯死罪,又创“刺配之法”,凡“坐特贷者,方决杖、黥面、配远州法大mpa兼职教授何侨牢城”。刺配之法作为宽贷死罪的代用刑,虽使 “三者始萃于一夫之身”,但仍然不失生刑之意。这是宋太祖创立刺配法的原始意图。
宋太祖:立国之后,厉行中央集权,对臣民的生死予 夺,皆由皇帝随事量情酌定。所以作为特贷死罪的“刺配之法”,初无定科,也非常制,因此在《建隆重详定刑统》中没有“刺配”刑名和科条。朱熹曾说:“律是 历代相传,敕是太祖时修,律轻而敕重。如敕中刺面编配,律中无之。”可知宋朝的刺配立法,皆在皇帝的诏敕之中。
宋太祖时,刺配刑止限 于宽贷死罪,所以法条尚稀。自宋太宗始,随着刺配刑使用范围的扩大,刺配诏敕日渐增多,逐渐成为编敕的一项重要内容。宋仁宗庆历时翰林学士张方平在《请减 刺配刑名》的奏章中说:百年来,“虽累圣以慈恕御天下,钦恤惨怛,留神刑典,而科禁条章其实烦密……臣尝检会祥符编敕,刺配之罪四十六条,天圣编敕五十四 条,今庆历编敕九十九条,诸系禁奏取旨又七十一条。比之天圣盖已增倍,其间亦有一条该刑名数节,详而究之,比祥符敕几三倍矣”。可见自祥符至庆历三十年 间,刺配法条就增加了三倍。到神宗熙宁三年(1070),“刺配之法,大抵二百余件”。及至南宋孝宗淳熙时,刺配法竟多达“五百七十余条”,比唐律还多出 近七十条。仅刺配立法在宋朝就足以形成一个严密的法网。这样烦密的刺配科条,必然失掉了宽贷死罪的原始意义,而成为一个广泛适用的常用刑。
刺配法自宋太宗时起,不仅科禁日趋烦密,门目寝广,而且“配隶之人,刑科至重”。所以在大中祥符五年(1012)十月一日宋真宗下诏“改易配牢城罪 名”。祥符六年(1013)正月,又“取犯茶、盐、馨、曲、私铸钱、造军器、市外蕃香药、带铜钱、诱汉口出界,至吏货官物、马递卒盗官物、夜聚为妖”等罪 名,“皆比旧法咸从轻减”。宋仁宗朝,仍因“条禁尚繁,配隶尤众”,曾于明道二年(1033)和景事占二年(1035)两次诏令审刑院、大理寺“减定诸色 刺配刑名”。庆历时张方平也要求对“诸刺配条重行详定,议从减除”。刺配之法虽然屡经减定,但法条仍是有增无减。宋神宗时,因患刺配法太重,官有监驱之 劳,配隶有道路奔亡之患,改行“就配之法”。“犯罪应流者,加决刺,随所在配处诸军重役”。元丰八年(1085)九月四日,监察御史王岩叟请“罢就配 法”,自此依旧配行。崇宁三年(1104),又应宰臣蔡京之请,“做周官司圜之法”,始“令诸州筑圜土,以居强盗贷死者。昼则役作,夜则拘之,视罪 之轻重,以为久近之限。许出圜土日充军,无过者纵释”。后几经行罢,自大观四年(1110)后,仍行刺配之制。南宋虽经战火的冲击,但由于各地小股起义不 断兴起,刺配之法仍是日繁一日。“每郡牢城营其额常溢,殆至十余万”。因此在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校书郎罗点再次提出“减降刺配之法”。同时刑 部、大理寺在讨论改革配法的奏章中,也提出了改革的建议。淳熙十四年(1187)八月,臣僚们又“建议改定居役之法”。但议论多年,始终“未见定论”。刺 配之法“如旧制”。正如清末沈家本所言:“刺配之法,宋人多议其非,欲改而终不行。”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第十章宋代刺配法述论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524b3a60c322238bf0c6603.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曹丕为何会拜华歆为司徒,成为位极人臣的曹魏三公?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孙权的使者华歆为什么可以当上位极人为何只要李勣明确支持唐高宗,就不用担心长孙无忌?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东吴的灭亡时间为什么要比蜀汉晚了将近十七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灭亡的时间为什么比盟友季汉(蜀汉)孙策临终前为什么托孤于文臣张昭,而不是武将周瑜?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策临终前为什么将孙权托孤于张昭,而不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
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就是最后一个脱离苏联独立的国家,它的领土面积是亚洲第三,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成为了亚洲地区的强国。谯周投降魏国之后,为什么能受封阳城亭侯?
《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记载:“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而不以留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存,不悉遍视也鲁智深的人设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他的兵器是水磨禅杖?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兵器为什么是禅杖的唐朝皇帝谥号字数过多过滥的问题始于哪位皇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火并王伦之后,晁盖如何被吴用和公孙胜给架空了?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江上梁山之前,“托塔天王”晁盖就已经有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
诸葛亮《出师表》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