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发型」1896年李鸿章访问俄国曾受贿300万卢布?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古代男子发型」1896年李鸿章访问俄国曾受贿300万卢布?的相关内容:1896年5月18日,中国特使李鸿章到俄罗斯旧都莫斯科参加沙皇加冕典礼。根据美国记者的报道,在参与典礼的各国来宾中,李鸿章所受到的欢迎最为热烈,其排场仅次于加冕典礼的主角沙皇夫妇的入城仪式。当然,在红
1896年5月18日,中国特使李鸿章到俄罗斯旧都莫斯科参加沙皇加冕典礼。根据美国记者的报道,在参与典礼的各国来宾中,李鸿章所受到的欢迎最为热烈,其排场仅次于加冕典礼的主角沙皇夫妇的入城仪式。
当然,在红地毯、仪仗队和隆隆的十九响礼炮声中,俄国人所要传达的,绝不只是对一个“大政治家”(俄国财政大臣维特语)的景仰,也绝不只是展示“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而是有着更为现实的利益考量:“借地修路”,借中国之地,修俄国之路。西伯利亚铁路可以从赤塔直线通向海参崴,所“借”之地归俄国所有,并可以派兵驻守。在这个如意算盘之外,一道精美的包装打动了中国人的心:中俄结盟,对抗日本。
这当然是一笔大买卖,所以俄方坚持要求李鸿章出访,而清廷也愿意玉成好事。甲午战败后,俄国联合法、德,强压日本归还辽东半岛,这在中国朝野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感激,甚至也引发了清廷外交战略的大调整。民国著名历史学家李宗侗就认为,三国干涉还辽后,中国的外交由“一体拒外”变为“有联有拒”,而“联”的对象,首先是俄国。李鸿章以古稀之年出使欧美,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天朝帝国终于放下身段,开始主动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国际政治了。
除俄国外,欧美各国也纷纷向李鸿章发出邀请。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在回忆录中说,俄国当时很担心李鸿章先访西欧再到俄国,那样李鸿章可能会“深受欧洲各政治家种种诡计之影响”。因此,沙皇专程派遣乌赫托姆斯基公爵前往苏伊士运河北口的塞得港迎候李鸿章。李鸿章在向总理衙门报告行程的电报中也说,已经与俄国约定,“免由法德行,至多周折”。
李鸿章访俄,是一台“加冕典礼搭台、中俄盟约压轴”的大戏。在俄期间,李鸿章多次受到沙皇接见,有时甚至完全是极度机密的会谈。俄方强调对中国并没有任何领土野心,李鸿章与沙皇秘密会见(1896年5月7日)后,报告北京说:“(沙皇)谓我国(俄国)地广人稀,断不侵占人尺寸地,中俄交情近加亲密,东省接路实为将来调兵捷速。中国有事亦便帮助,非仅利俄,华自办恐力不足。”
李鸿章
中国方面主张联俄的,不少还是李鸿章的政敌。李鸿章的首要政敌翁同龢就曾在日记中说“联俄结俄之事,同龢已视为必然”。在李鸿章离京前,翁同龢居然专程拜访,密谈联俄大事。而李鸿章从俄国所发回的所有密电,也均由翁同龢与张荫桓亲自译码,连军机章京都不能经手。
对于联俄的必要性,张之洞认为,五大国中,英国为商业利益大挖中国墙脚,法国依仗教会诱拐中国百姓,德国无任何殖民地与中国接壤,美国从不肯卷入他国的纷争,因此只有俄国能“立约结援”。而且自康熙皇帝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以来,两国已经是有着两百年交往的“盟聘邻邦”,“从未开衅,本与他国之屡次构兵者不同,且其举动阔大磊落,亦非西洋之比……正宜乘此力加联络,厚其交谊,与之订立密约。凡关系俄国之商务界务,酌与通融……若中国有事,则俄须助我以兵,水师尤要”。就是说,为了与俄结盟,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俄国开出的价码,仅“借地修路”一项,当然令清廷喜出望外。仅经过几次电文往来,中俄密约就迅速得到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批准。吊诡的是,尽管李鸿章此时正夹着尾巴做人,对北京的指令言听计从,日后这笔“卖国”的账却依然只记到他一个人头上。
李鸿章在俄国的长时间逗留,令西方各国嗅到中俄之间正在发生某种大事。这一时期的西方报纸,都充斥着对中俄密约的猜测,以及两国政府对此的坚决否定。
一个广为流传的疑案是:俄国政府为密约向李鸿章行贿300万卢布。当时任俄国财政部办公厅主任的罗曼诺夫,和李鸿章在俄期间的“全陪”乌赫托姆斯基,都提到过有这样一笔特别经费。这笔对李鸿章的政治品格杀伤力极大的特别经费,虽名为“李鸿章基金”,但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李鸿章收取的贿金。能够确认的是:一、的确存在这样一笔“交涉特殊用项之基金”;二、这笔基金一直存在华俄道胜银行账户中,由俄国财政部总务厅管理支配;三、这笔基金的确有170万卢布被中国人领取;四、该笔基金更多的是被沙皇本人当做了小金库,支出浩大。
中俄密约墨迹未干,俄国便突然翻脸,先是和德国一起演了出双簧:德国借口要为被“暴民”杀害的传教士讨个说法,出兵胶州;俄国以协助中国为名,随后派出军舰占据旅顺大连。史家一般认为,在中俄密约一事上,中国被暗算了,黄遵宪在挽李鸿章的诗中就有“老来失计亲豺虎,却道支持二十年”的慨叹。
中俄结盟,对俄而言未必是权宜伎俩。孙子兵法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攻。”在甲午战争“伐交”层面上,日本正是在英日条约修订后的次日,才敢下达向中国开战的总命令的。而英国扶持日本的目的就是遏制俄国。作为反制,中俄结盟对俄而言是必然的战略选择。英国报刊上就有评论认为,中俄结盟完全是有利双边的选择。
维特则认为,俄国执政者后来的短视,破坏了中俄密约的战略意图。他直率地指出,俄国强占旅顺大连的“侵夺行动,实为反条约,达到极点”。他担心如此背信弃义,会将刚赢得的中国对俄的好感一扫而空,对俄罗斯极为不利。为此,他与军方进行了激辩,甚至要求俄军立即从旅顺大连撤军,用实际行动赢回中国人的谅解。
维特的担心成了事实,俄军的铁蹄令中国人、尤其是李鸿章承受了前所未有的被出卖、被愚弄的痛苦和愤怒。经此创痛后,中国的外交再度由“有联有拒”往回收缩,且不只是退回到“一体拒外”,而是“一体仇外”,终于爆发了玉石俱焚的义和团运动。在随后的日俄战争中,尽管清政府宣布中立,但无论朝野,都一边倒地站到了日本的一边……
一段以海誓山盟开始的浪漫情感,本可以发展成相濡以沫的模范婚姻,却在野心者的短视中成为苟且的偷情,中俄之间从此注定挣扎在互不信赖却不得不时时勾肩搭背的孽缘之中。而对于1896年正沉浸在加冕盛会狂欢中的李鸿章而言,他所能做的的确只有为自己“以夷制夷”的再度成功而自豪,并终于有了足够良好的心情,去会见那等候在下一站的伟大的俾斯麦……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古代男子发型」1896年李鸿章访问俄国曾受贿300万卢布?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51cc01c22236a5608014ca5.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贾鲁治理水灾期间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
贾鲁是元朝的著名的大臣,在治理水患上面有很高的成就。在他二十八岁的时候,就被任命为儒家的教授,后来又被选作成为了户部的主事。在后来又奉旨为编辑辽国,金国和宋国的历史。在贾鲁担任了中书省的检察官后,就根赫舍里氏并非是嫡出贵女,为什么能嫁给康熙做皇后?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嫡出和庶出的子女待遇是不同的,那么赫舍里氏并非是嫡出贵女,为什么能嫁给康熙做皇后?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起来看看吧!嫡庶之别,一定是有的。如果是才貌性格门第出身各项条件孙权得到荆州后为何还要杀掉关羽?为何这么做?
襄樊之战,也被人称为是关羽北伐的战役,或者说是荆州的争夺战争。你们知道吗,接下来途说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一代名将关羽于麦城突围时,被东吴将领马忠抓获,随后被处死,《三管仲的后世评价如何?为何被称为华夏第一相?
管仲,春秋初齐国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宰相型人才。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后世的史书上,管仲有三个称号,分别是‘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这三个称号,苏麻喇姑死后,她的下葬规模为何如此隆重?
苏麻喇姑,清朝孝庄文皇后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苏麻喇姑是清王朝一个出身低微的侍女,她去世的时候,康熙以嫔级待遇厚葬了她。那么,她是否嫁人了,为何刘整本是宋朝名将,为何却成了灭宋的帮凶呢?
刘整,字武仲,宋末元初著名将领,元朝水军的创建人。金末时投奔南宋,隶属于南宋名臣赵方麾下。刘整沉毅有智谋,善骑射。赵方临死之前,对儿子赵葵说:刘整才气横溢,汝辈不能用,宜杀之,勿留为异日患。赵葵不听。朱元璋登基后杀了大量功臣,汤和为何能善终?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凤阳县东湖里人,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接下来途说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跟随明太祖朱元璋的功臣之中,汤和的结局算是较为不错的,同历史上武惠妃是什么结局?被吓死是因为什么?
武惠妃,唐玄宗李隆基宠妃,谥号贞顺。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惠妃为了把皇储之位转移到自己儿子李瑁身上,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可以说,她的陷害获得了成功,最终,古代将军打仗前都会自报家门 关羽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对古代将军打仗时,都会通报自己老家住哪,为何关羽却从不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影视剧中,只要演到三国沙场的场景,无论阵前单挑或打开战役,在双方将领碰面时,总会先互相报诸葛亮七擒孟获让他臣服 蜀汉灭亡时为何不见孟获来救
对诸葛亮当初七擒孟获,蜀汉灭亡时为何不见他来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可谓是书中十分精彩的一段。不过令很多人疑惑的是,孟获武艺高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