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说历史网

编定“鱼鳞图册”,建立“富者多出,贫者少出”的纳税服役依据

途说历史网

发布于2023-08-28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编定“鱼鳞图册”,建立“富者多出,贫者少出”的纳税服役依据的相关内容:在编定黄册之后并没有住手,他还要编造全国性的“土地簿”。见此有人可能要说,有这个必要吗?不是有那户口、事产极为详尽的黄册,政府就可似地收税了。那可不行,尤其像前面讲过的压在农民头上五座大山之一的人头税

在编定黄册之后并没有住手,他还要编造全国性的“土地簿”。见此有人可能要说,有这个必要吗?不是有那户口、事产极为详尽的黄册,政府就可似地收税了。那可不行,尤其像前面讲过的压在农民头上五座大山之一的人头税断然不可再收了,不说现在不可再收了,就是500年前中后期统治者就已经开始觉得,按照人头收税确实很容易做到,一抓一个准;但抓住了人,人家确实是个穷光蛋,什么也没有,最多也就罚他去当兵,发配他去服苦役。但国家的税收还是没有落实啊!怎么办?当时有个宰相叫杨炎的人很聪明,他“发明”了两税法,大致的意思是,不论你家人多人少,国家就按照你家的财产来收税,一年分夏粮和秋收两次来征收,故名“两税法”。尽管两税法后人头税没有彻底被根除,并时有“隐现”,但在一般王朝的大经大法之“正典”上,人头税是上不了台面的。朱元璋来自民间,对此十分了解,他当然不会搞这么糟糕的税收政策。这倒也不是朱皇帝心慈,而是他怕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N个早年的“朱元璋”活不下去起来造反,所以人头税绝对不能收。但国家总得收税啊,否则大明帝国从上到下的“人民公仆们”吃什么?朱元璋想想还是唐朝定的法子好,就按“两税法”去收税。但这个两税法从唐朝、经再到,用了500来年,好像老百姓的日子并没有好过,照样有农民活不下去,朱元璋自己就是活不下去才去参加农民起义的。在纵观历代王朝所患过的“绝症”后,洪武皇帝终于开出了第二服医治中国历代王朝“绝症”的良药,并把它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一把好钥匙,那就是严格、准确地编定“鱼鳞图册”即土地簿。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了,鱼鳞图册什么时候开始编订的?怎么编的?又为什么叫它鱼鳞册?

要想说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势必要追溯元末明初那些事。宋龙凤四年(1358)朱元璋军队攻占安徽徽州,随即号令徽州境内的老百姓“自实田”;龙凤九年,朱元璋又“使民自实田,集为图籍,核盈,验虚实,而定科徭”。就是让老百姓自报家里的田产状况,然后集中起来绘制成图册。这图册中记载每块土地的方圆四至、田主姓名、亩数等信息,由于绘制成的图培基光笔册上土地一块又一块地紧挨着,形状好似鱼鳞一般,故当时就被人称为鱼鳞图册或鱼鳞册。

洪武元年(1368)正月刚刚称帝没几天的洪武皇帝朱元璋跟中书省大臣这般说道:“历经多年战乱后,各地的户籍图册大多亡佚,田产赋税不可能不有所增损。如果我们按照‘老黄历’去向人征税,人家老百姓肯定要叫苦不迭。所以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从源头上给理一理,不能瞎收税,也不能重赋于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啊!”随后朱元璋派遣周铸等164名大明国子监生奔赴浙西地区去核实土地田亩之数,同往浙西的还有济宁府教授成彦明等受命“分履松之三十八都二百一十五图,阅岁终,鱼鳞图册成”。与此同时,浙江地方官员也“钦承旨意,檄命新具图籍”。所有这些可视为明王朝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始清丈土地的开始。

◎乡里骗县里,县里去骗州里,州里骗省里,省里去骗“中央”

清丈土地,说白了类似于当今网民们强烈要求的官员富豪晒晒个人财产,这项举措的最直接“受害者”当然就是那些占有大量土地的富豪与官僚了。据相关史料记载:江南巨富沈万三“亩产遍吴下”,义乌富民楼士祥赀产无数,镇江丹徒豪民曹定占地“万亩有奇”。一户人家占有如此多的地产财富岂会老实巴交地任由政府来清丈,循规蹈矩地交税纳赋?就如当今的“房姐”“房嫂”和“房祖宗”那般,总想方设法逃避或消极对抗国家政策,于是历史丑剧一幕幕地上演了。

第一类舞弊手段叫“铁脚诡寄”,就是富民们通常将自己的田产诡托亲邻佃仆,七拐八绕,造成自己不是“大户”,而是一般普通平民的假象;第二类舞弊手法叫“通天诡寄”,就是富民们用金钱开道,“结交”官吏甚至基层领导。他们从里甲贿赂起,往上一级级地用钱财作弊,造成了乡里骗县里,县里去骗州里,州里骗省里,省里去骗中央朝廷,最后弄出来的全都是一笔“鬼账”,出现了“富者愈富而贫者愈贫”的不堪局面。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编定“鱼鳞图册”,建立“富者多出,贫者少出”的纳税服役依据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ec066df7aefe0c88028bd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