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说历史网

三国时期蜀汉本土的士族、豪门与刘备的关系怎么样?

途说历史网

发布于2023-08-27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三国时期蜀汉本土的士族、豪门与刘备的关系怎么样?的相关内容: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这是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俗话说得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是指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在中后期已经无人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这是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俗话说得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是指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在中后期已经无人才可用,只能用廖化这样的老将来冲锋陷阵。

  这种现象在三国时期,也是蜀汉政权特有的,人才更迭青黄不接。

  和曹魏以及东吴不同,蜀汉政权中的本土士族、豪门,跟朝廷的关系是最差的,这让蜀汉政权的力量始终无法真正整合,而形成合力。

  都说三分天下之优势是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靠人和,可实际上,刘备在自己占据的核心地盘,也就是益州,从来没有过人和。

  《三国志·蜀书》中,蜀汉政权的有传记的大臣,按比率计,非益州人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不是一个正常的数字比,蜀中人跟蜀汉政权的隔阂由此可见。

  从张任、严颜、黄权、樵周等蜀中精英人士先后对待蜀汉政权的态度看,蜀中人士从刘备开始入川,到蜀汉政权灭亡,都是一直在默默的抵制。

  刘备入川时,蜀中人把他当成侵略者,新的强势力量入川,旧有的利益格局会遭受到侵犯,所以,以张任为首的庶族和以严颜为首的士族,都不怎么给刘备脸。

  不得已,刘备只能斩杀张任,放弃起用严颜。

  但刘备在蜀中站稳脚跟后,蜀中士族、豪门依旧抵制刘备,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他们为何会反感刘备建立的政权?

  刘备身兼大汉皇叔的身份,武力也足够强横,按理说,应该是比刘璋更适合的主公,可为何蜀中士族、豪门都不愿意配合刘备?

  首先是缺少一个沟通的桥梁,刘备入川,是有带路党的,张松献地图,法正带路,李严投降。

  但法正和李严都不是益州本土出生的人,只是在益州任官,他们代表不了益州士族、豪门。

  唯一的心向刘备,也是益州土著,最合适成为刘备跟蜀中人士沟通桥梁的张松,却意外被刘璋给杀掉了。

  张松的死,让刘备失去了一个能理解自己的志向和战略,也熟悉蜀中士族、豪门的心理,能有效连接刘备跟蜀中人士的重要谋臣,还是无可替代的。

  张松的重要性,就好比当初刘备入徐州时的糜竺。

  刘备在荆州为何能得到大多数人心,不就是前有诸葛亮,后有庞统,帮助他沟通荆州人士嘛。

  其次,就是从利益角度出发了,这还是最重要的环节,刘备入川,是准备以蜀中的财力、人力、物力作为将来北伐中原的根基。

  但这会损害蜀中士族、豪门的利益,让人家出钱、出力、出粮,并不是不行,需要给人家一定的回报,土地、商路,或者势力越来越强大后给予人家有实权的官职。

  偏偏,刘备主政蜀中后,上述能给予蜀中士族、豪门的回报,统统没有,不是刘备不知道用利益拉拢他们,而是刘备做不到。

  刘备占据益州后,紧接着打了“汉中之战”,这一战刘备在军事上是赢了,赶跑了曹操,独占了汉中这个军事要地。

  当时的刘备可谓是意气风发,用电视剧《三国演义》(新版)中法正的话语就是:“扶有两川及荆州,带甲百万,上将千员,天下大势已归于主公啦。”

  但刘备其实是有苦说不出,军事上赢了,但经济上输得一塌糊涂,因为曹操退走前,把汉中的人口全部给迁走了,给刘备留下了一地鸡毛。

  刘备要想重建汉中这个北伐前沿基地,就需要从蜀中大量的迁移人口到汉中,并出钱、出粮来恢复。

  而从蜀中迁移人口,筹集钱粮,都需要从蜀中士族、豪门的兜里掏钱。

  刘备成为益州之主后,蜀中士族、豪门好处没看到,反而要掏钱帮助刘备进行战争。

  战争结束后,虽然抢到了地盘,可又要出钱帮他重建汉中,却看不到一丝利益和回报,人家能愿意?

  就算刘备可以用北伐成功后,给予重谢,或给予某些特权,如商业上的特权来忽悠蜀中士族、豪门支持他,可这些刘备同样做不到。

  “汉中之战”结束后的当年,关羽就大意失荆州,刘备政权马上瘸了一条腿。

  然后,仅仅过了两年时间,刘备就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蜀汉政权元气大伤,北伐曹魏眼看着就要成为泡影,蜀中士族、豪门期待的利益和回报更是无影无踪。

  “夷陵之战”中,黄权因被隔绝在江北,跑去投降了曹魏,他真是回不来吗?

  当时,战争已经结束,东吴大胜,目的已经达到,为了留下一丝余地,不会对黄权穷追猛打,同样,曹魏也未必就对这支孤军感兴趣。

  黄权完全可以安排使者过江,请刘备安排船只接应他回归,可他却投降曹魏,很难说他不是看见刘备大败,判断出了蜀汉的衰弱不可避免,因此给黄家找一条退路。

  无非是分别下注,这种情况,在三国时期太常见了。

  黄权不看好刘备政权,蜀中其余的士族、豪门一样如此。

  从刘备入川开始,打汉中,丢荆州,打东吴,战争一场接一场,可势力范围却越来越小。

  刘备政权用蜀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打仗,回报却没看到,以后估计也很难看到,蜀中士族、豪门能去支持刘备?能去支持一个没有回报的无底洞?

  蜀中人士因不看好刘备,也或者是因刘备入川后,在各种战争中没能给蜀中带去看得见的利益,如土地、商路、人口等,所以,一直跟刘备政权有隔阂,不愿意倾力相助。

  反过来,刘备和其继承人刘禅,包括诸葛亮,在这种局面下,也不敢多起用蜀中士族、豪门参与本政权的决策,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就是蜀中士族、豪门不愿意支持刘备建立的政权,不愿意支持诸葛亮北伐,以及蜀汉政权中,非益州人士占主导,直至蜀汉灭亡的原因。

  蜀汉扎根在蜀中,本土人士却跟本政权面和心不合,不愿意提供人才,就只能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了。

  在对待本土派的态度,以及给予的回报上,东吴政权就比蜀汉政权做得好。

  孙权刚接任江东之主的位置时,一改孙策在世时强力压制江东本土派的态度,大力提拔以“吴郡四大家”为主的本土势力。

  让东吴政权中形成了以外来派、本土派、孙氏宗亲为主导的三角势力平衡,既保证了东吴政权的稳固,也得到了本土势力的支持。

  另外,最主要的是,孙权不断的对外扩张,让江东的本土势力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回报。

  孙权从继承的地盘只有江东的五个郡,到占有整个江东六郡,再到开拓南方,沟通辽东,开拓海路,夺占荆州,积极北上争夺两淮,势力越来越强,地盘越来越大。

  也因此,孙权能给予支持他的人才、势力更多的利益和回报,有更多的土地封赏,有更多的商路能让支持者赚取金钱。

  这些都是能看得到、拿得到的收益,因此,在孙权因继承人之争跟江东本土派翻脸前,他从江东本土派那里收获的人才、物力、钱粮上的支持,是刘备在蜀中无法得到的。

  双方的区别就是,孙权越混越强,刘备越混越弱,一个能挣钱挣地盘,一个只能压榨。

  所以,刘备政权无法得到本土势力的支持,只有政权内部的元老派和荆州派,因为“复兴汉室”的理想,一直在咬牙坚持。

  至于蜀中士族、豪门,他们没有“复兴汉室”的理想,难道出钱、出粮,出人支持刘备政权是为了支持寂寞?

  刘备确实比刘璋更适合做益州之主,刘璋不折腾,带不来多的利益,但刘璋也不需要蜀中本土势力提供额外的投资。

  归根结底,还是刘备、诸葛亮在战争中,无法给他们带去回报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刘备,三国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eab4edafa175e21708166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