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怎么改掉好色的毛病的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曾国藩是怎么改掉好色的毛病的的相关内容: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缺点,哪怕是历史上那些被称之为圣人的一些人,曾经也是一度对自己的缺点而深深的迷茫过,不知所措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最后才会去确定将自己改变,因为只有敢于去改变,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缺点,哪怕是历史上那些被称之为圣人的一些人,曾经也是一度对自己的缺点而深深的迷茫过,不知所措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最后才会去确定将自己改变,因为只有敢于去改变,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为“千古完人”曾国藩,自己也有很多毛病,比如他曾经记录过“一戒吃烟,二戒妄语,三戒房闼不敬”,这三戒就是曾国藩的缺点,吃烟他比较容易改变,妄语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变,曾国藩也逐渐改掉,只有最后一个房闼不敬,实乃是戒色,这个对于正常人而言,简直就是反人性的事情,那么曾国藩是如何戒掉呢?
父亲劝诫,方知问题
也许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看来,曾国藩就是一个完人,可是真实的曾国藩并非如此,他也有自己的毛病,而且毛病绝对不少,在他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差,考个进士考了7次,他根本就不是那种天才型选手,而是一个比较蠢笨的人。
在他读书期间,曾国藩养成很多坏毛病,尤其是后来终于有机会考中进士,自己春风得意,年少轻狂,对人生根本没有正确认识,一心所想,正如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一样,无非就是消遣娱乐,好好放松一下。
也就是在这些放松的时间里,曾国藩的缺点不断表现出来,比如他喜欢说大话还有就是好色,他的好色十分独特,与常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身份地位决定他可以更加为所欲为,但是他的人生理想又与之完全对立,面对这样的结局,曾国藩何去何从呢?
道光20年,曾国藩顺利进京成为一名京官,从此过着不错的官场生活,日子过得不错,曾国藩当然也想让自己的父亲曾麟书去感受一下,于是到湖南老家把曾麟书接到京城与自己住在一起,希望父亲住习惯可以长住下去。
他没有想到的是,父亲住了几天就说有事匆匆离开京城,回到湖南老家,曾国藩很是好奇,不知道父亲究竟怎么回事,打算写信问问父亲是不是这段时间在京城自己没有好好照顾父亲,所以才会生气离开。
他的信还没来得及写,就收到父亲从湖南寄来的信,信上明确劝诫曾国藩一定要记住自己的人生理想,不要因为一些男女之间的事情而影响前途。看到父亲写的信后,曾国藩恍然大悟并且感觉十分羞愧,想必父亲离开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天听到自己与老婆之间的事情,感觉不合适吧。
羞愧归羞愧,曾国藩还是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的,况且这个时候其实曾国藩已经开始立志要成为圣人,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千古完人,可要是父亲所说的这个好色问题不改掉,是否会真的影响自己成为圣人呢,曾国藩开始反思开始犹豫。
喜欢看美女
经过一段时间反思,尤其是对自己生活中一些表现的总结,曾国藩终于逐渐明白自己这个问题十分严重,因为他自己经常无法控制自己,毕竟当时年仅二十多,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对于一些事情的好奇,很正常。
可是曾国藩的好色,已经超出正常范围,为何这样说呢?他自己总结,发现自己有以下毛病:
时年十二月十一日,友人纳姬,欲强之见,狎亵大不敬。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矣。——曾国藩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曾国藩的好色表现之一就是喜欢看美女,经常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根本在家闲不住,想要到大街上去看美女,可是清朝当时还是比较封建的,女子不能像现在这样穿着光鲜亮丽去逛街,一般美女都只能在家中躲着。
这样一来,曾国藩想要看美女就比较难度大了,可是他总能想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比如有时候曾国藩听说自己朋友纳入比较好看的小妾,曾国藩第二天就会带上礼物去拜访朋友,表面上是拜访朋友,实际上曾国藩眼睛一直盯着别人的小妾看,在回忆自己行为时,曾国藩不禁幡然醒悟,大骂自己不是人。
与老婆也是如此
每当他看完别人老婆之后,回家再看看自己老婆,总会发生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从某种程度而言,曾国藩的这种行为确实比较严重,更让人不解的是,在自己老婆生病卧床不起的时候,曾国藩居然还会有想法,比如他曾经记载:
入夜心情不畅,又厌闻呻吟声。——曾国藩
这段记载来自于一次他的老婆欧阳夫人生病卧床,到了深夜,曾国藩突然感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中一些不好的想法产生,可是看着妻子一直咳嗽,实在是煎熬难受,曾国藩不禁感慨抱怨,这日子实在煎熬。
诸如此类的细节还有很多,在曾国藩日记里都有记载,正是经过自己反思,以及父亲的劝诫,曾国藩更加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立志坚决要改掉坏毛病。
找人监督戒色
意识到自己的坏毛病之后,曾国藩明白这个问题要是不改掉,想要成为圣人似乎太难,于是开始想方设法进行改变,他究竟是如何改掉的呢?我们继续分析,其中他改变好色毛病的第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写日记进行自我反思与监督。
他每天在日记中记录自己一天的行为,并且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做不该做的事情,可是这样的监督效果其实并非十分理想,因为自己心中的邪念只要一不小心就会产生,根本无法控制,时间久了不仅效果不明显,还把自己搞得像要生病一样,曾国藩很是无奈。
既然自己监督自己不行,那就让别人来进行监督,一开始曾国藩让自己的朋友来监督自己,可是对于这种事情,人家夫妻两人之间恩爱,朋友是没法监督的,要不然搞得里外不是人多尴尬。
既然朋友也不行,那就让家人和亲戚来监督吧,尤其是恰如父亲一样的正直长辈,对曾国藩进行监督,效果就会比较明显,他们总喜欢苦口婆心来劝诫曾国藩,这正是曾国藩所希望看到的结果,经过亲戚监督后,曾国藩逐渐有所改善。
转移注意力
在亲戚监督的那段时间里,曾国藩有所改变,但是一旦人们疏忽一点,曾国藩就会继续开始失控,毕竟“食色,性也”,想要对一个人的本性进行改变,本来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这不,道光22年,有一天早上曾国藩起来打算看书,可是怎么也看不进去,心里老是想些不该想的事情,没办法,他最终还是和老婆欧阳夫人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事后曾国藩十分懊悔,大骂自己是禽兽,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还能怎么办呢?至少可以说明一点,想要靠别人监督自己来戒色,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至少不是根本办法,那么什么才是根本办法呢?
曾国藩仔细一想,这么久来,自己之所以还是好色,最主要原因还是精力旺盛,自己精力旺盛,根本没有地方发泄,这样一来,想要自己改掉坏毛病,怎么可能呢?也就是说,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曾国藩需要将精力耗费,或者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少想一下那些事情。
于是曾国藩每天开始练习楷书、写文章、看书,再出去跑步锻炼身体,让自己累起来,分散注意力,自己精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对好色的事情注意力就会减小,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淡忘,从而改变自己。
这个办法确实不错,曾国藩每天都把自己累得不行,晚上一躺下就只想睡觉,根本没有什么精力来做其他事情,也无暇考虑其他需求,后来的时间里,曾国藩一直坚持如此,经过一段时间高强度的改变,他终于把自己这个好色毛病改掉,并且最终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圣人。
结语
所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去正确面对缺点,一旦你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且愿意去改变自己,那么,你距离下一步的成功实际上就已经不遥远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曾国藩是怎么改掉好色的毛病的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e80f98a550f382c2024a55.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曹丕为何会拜华歆为司徒,成为位极人臣的曹魏三公?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孙权的使者华歆为什么可以当上位极人为何只要李勣明确支持唐高宗,就不用担心长孙无忌?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东吴的灭亡时间为什么要比蜀汉晚了将近十七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灭亡的时间为什么比盟友季汉(蜀汉)孙策临终前为什么托孤于文臣张昭,而不是武将周瑜?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策临终前为什么将孙权托孤于张昭,而不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
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就是最后一个脱离苏联独立的国家,它的领土面积是亚洲第三,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成为了亚洲地区的强国。谯周投降魏国之后,为什么能受封阳城亭侯?
《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记载:“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而不以留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存,不悉遍视也鲁智深的人设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他的兵器是水磨禅杖?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兵器为什么是禅杖的唐朝皇帝谥号字数过多过滥的问题始于哪位皇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火并王伦之后,晁盖如何被吴用和公孙胜给架空了?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江上梁山之前,“托塔天王”晁盖就已经有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
诸葛亮《出师表》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