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说历史网

此人被皇帝派到海外公干,结果却建了个国家

途说历史网

发布于2023-07-10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此人被皇帝派到海外公干,结果却建了个国家的相关内容:众所周知,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但是成君之路必然是有将领跟随。黄元寿就是其中一个,曾经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尤为擅长水战,朱元璋在攻打陈友谅时,黄元寿就曾出过不少力,也正是因着他的卓越功勋,

众所周知,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但是成君之路必然是有将领跟随。黄元寿就是其中一个,曾经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尤为擅长水战,朱元璋在攻打陈友谅时,黄元寿就曾出过不少力,也正是因着他的卓越功勋,建国后朱元璋为了表彰黄元寿,赐予他黄森屏一名。

其实每个男人都有一个征战的野心,朱元璋也不例外,征战四方就是他的梦想,所以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不断派使臣向周边国家传播自己文化,并且希望他们都依附于自己而生存。因为之前我们说过黄森屏擅长水战,于是被朱元璋派到海外出使东南亚,但是当时的东南亚其实是未开发的,所以说朱元璋希望黄森屏能将大明文化带到东南亚。

后来黄森屏到了加里曼丹岛,并且和当地原住民建立了友谊关系。黄森屏凭借着自身的军事才能和良好装备,迅速组建出一支强大海军,也因此被当地人成为国王。当时在加里曼丹岛的三个国家渤尼国,印尼,苏禄苏丹国,他们都是听黄森屏的话。

在这三个国家中,渤尼国是最弱的,经常被另外两个国家欺负,于是便向黄森屏求助,后来经过几番较量,渤尼国地位得到了巩固,印尼和苏禄苏丹再也不敢轻易妄动渤尼国了,也是因着黄森屏的撑腰,渤尼国众人封其为主。

到现在为止,渤尼国仍旧存在,只不过是改了名字成为如今的文莱。位于亚洲东南部,加里曼丹岛西北部,与中国南海相接,尽管已经过去了六百多年,但是黄森屏始终是文莱国的创始人,直到现在还被文莱王室奉为始祖。

现如今的文莱虽然国土面积不到六千平方公里,但是2012年的总GDP达到了103亿美元,人均GDP则高达四万多美元,排在世界第六,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文莱不仅GDP高,还是石油大国,据保守估计,文莱石油储存量达到十四亿桶,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尼。因为经济发达,所以文莱的福利政策各方面都是很好的,比如去医院看病不收治疗费只收一文莱元(人民币五元左右)挂号费,从幼儿园到大学,全部实行免费教育,资助留学生费用,福利好得令人十分羡慕。

文莱的国语是马来语,但是也用英语,就连华语也被广泛使用,毕竟他们的开国祖先是中国人,所以文莱人的血统有一部分是华人血统,尽管他们如今是很富有的国家,但他们的开国祖先是中国人,这是不可改变却又实实存在的事实

古代战争那些堆积如山的尸体都怎么处理?

人类的发展历史始终离不开战争这个词,战争这个吞噬生命的恶魔自始至终伴随在人类身边,甚至一刻都不曾退却过。有战争的地方就会有死亡,由此小编想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古代战争结束后,人们是怎么处理尸体的?

1、挖个坑 埋点土

在古代处理因战争死亡的士兵的尸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面对成千上万腐臭的尸骸如何打扫战场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处理,除了会长期弥漫腐臭的气味,更可怕的是稍有不慎就会形成大规模的瘟疫、传染病,进而造成更多的伤亡。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变成了瘟疫肆虐的无人区,这恐怕是获胜方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打扫战场往往都是获胜方的活,对于如何处理战后战场上堆积如山的尸体,古人最为普遍的做法就是埋。

一般担任打扫战场掩埋任务的多是战败一方的俘虏,挖一个超大的深坑,把所有的尸体全部扔进去,然后拿土一盖,万事大吉。这个方法后来演变成了连活人都一起埋了,就是所谓的坑杀,这种情形在历史上并不鲜见,战国时期秦军坑杀40万赵军,秦末秦军又被项羽坑杀了20万,都是着名的例子。这个方法应用之广,从全国各地出土的各种白骨坑、万人坑就能看得出来。比较着名的有长平之战遗址(现山西高平市),河南义马白骨坑

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2、耀武扬威筑京观

在掩埋的基础上,古人还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处理尸体的方法筑京观,它还有一个形象的名字骷髅台。具体做法就是把战败的敌军尸体全部堆积在道路的两旁,然后用土把这些尸体夯实,筑成巨大的金字塔形的土堆,以表军功。最早关于筑京观的记载是在《左传》中,公元前597年,楚军大胜晋军,大臣潘党建议把晋军阵亡者筑成京观,却遭到了楚庄王的反对,说是古代的圣王都是讨伐不敬者、将罪大恶极之人筑为京观,而这些阵亡的将士都是为国尽忠才死的,不能给他们筑成京观。可见在古代是习惯将战败一方筑为京观的。

各种史籍中关于京观的记载并不在少数,最不露脸的当属隋炀帝。隋炀帝在位期间曾命大军进军高丽,企图一举拿下棒子国,扩大自己的领土。没成想,高丽军民一条心成功杀退了隋朝入侵者,为了以示军威,震慑中原,便用这些倒霉的隋军将士的尸骨筑起了京观,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是让后来灭了自己的唐太宗出面,派出使臣与高丽国交涉才把京观拆除,收拾隋军将士骸骨,使其得以安葬。筑京观直到清朝才被彻底废除,满族统治者对待尸体都是就地掩埋,不分敌我公平对待。

3、让火焰净化你的灵魂

火葬也普遍存在于古代的战场上,能够很好的避免尸体腐烂变质带来的瘟疫,在《伊利亚特》对于特洛伊战争的记载中,就有关于双方协定休战各自焚烧己方士兵的描述,可见火葬也是古代一种处理战后尸体的方法。火葬在古代多带有宗教色彩,人们相信火焰的力量能够净化人的灵魂,帮助死去的人早生极乐,或是上天堂。

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火葬,但当时的火葬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耻辱和刑罚,战后用火焚烧的也大多是敌人的尸体,以示对敌人的一种侮辱。284年,燕军围攻齐国即墨,掘城外墓地,大烧死尸,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目十倍。可以看出来烈火焚尸对敌人的嘲讽效果是多么的大。东汉后,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印度僧人习惯火葬的习俗也随之传入。民间信奉佛教的信徒也逐渐采取火葬的入殓形式。

4、古来白骨无人收

打扫战场这种事情一般都是获胜的一方才会去做的,失败的一方跑路还来不及,更不用说妥善处理同伴的尸体了。胜利一方的尸体自然会被好好安葬,甚至会被同伴带回家中交予亲属处理,魂归故里,马革裹尸是古代将士最理想的死法,但条件是你是胜利者。而失败一方的尸体怎么处理就要看胜利者的心情了。赶上好的给你挖个大坑都埋了,也算是入土为安,一旦遇上那种不以占领地盘为目的的军队,失败者的尸体就只能弃之荒野,任由野兽分食。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的《兵车行》所描写的真就是那种尸横遍野的凄惨景象。

还有更惨的一种处理尸体的方法,敌军的尸体直接就变成了获胜方的军粮,这种极其残忍灭绝人性的做法纵观历史也并不多见,但确实存在过。《三国志魏书程昱传》中就有过这么一段记载:初,太祖(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曹军军粮断了,便把人肉作为军粮,吃了三日。

古往今来,成王败寇,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做出选择,失败的一方连自己的身后事都是没有自主权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此人被皇帝派到海外公干,结果却建了个国家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ab696c9ac1ede75303eda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