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使用原子弹?杜鲁门:因为要对付野兽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为何使用原子弹?杜鲁门:因为要对付野兽的相关内容:清朝灭亡了以后,民国初年的无序状态使得盗墓横行,比如说孙殿英直接挖开了慈禧的墓,还拿走了很多值钱的宝贝。除了慈禧的墓,清朝大部分皇帝的墓都无一幸免,但是有一个墓,300年岿然不动,无论多猖狂的盗墓刷钻
清朝灭亡了以后,民国初年的无序状态使得盗墓横行,比如说孙殿英直接挖开了慈禧的墓,还拿走了很多值钱的宝贝。除了慈禧的墓,清朝大部分皇帝的墓都无一幸免,但是有一个墓,300年岿然不动,无论多猖狂的盗墓刷钻平台代理贼都拿他没有办法!这个墓就是顺治皇帝的清孝陵,相对于清东陵其它的那些满目疮痍的墓地,清孝陵能完整的保留下来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清孝陵是清东陵里最宏伟,最富丽堂皇的陵墓,在清东陵整体遭到浩劫的情况下,孝陵却岿然不动,即使300年期间发生了两次地震,顺治墓地仍是完好无损,要知道这两次地震使得周围民宅无一幸免!按理说这个陵墓这么富丽堂皇,再加上顺治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宝贝肯定很多,但为什么就是没被盗走呢?
有一个说法流传了很久,说这个清孝陵是个空陵,所以没有人去盗。当时顺治帝在宠妃董鄂氏死后痛不欲生、万念俱灰,一下子看破了红尘,出家当和尚去了。而且有依据考证顺治真的去剃了头发,但是当时孝庄皇后扬言要烧死他的佛门师兄,于是顺治帝才没有出家。其实仔细想一下,清东陵就是顺治自己看重的风水宝地,再加上花了大量物力和财力,也花了顺治帝的很多精力。可以说整个清东陵就是以清孝陵为中心,一个王朝中心的墓地怎么可能是空的呢?所以说清孝陵不可能是个空陵,所以这只是个障眼法,但这个障眼法就阻止了很多人盗墓的想法。
据史料记载,顺治帝死于天花病,与顺治一同入葬的还有孝康、孝献两位皇后的骨灰。所以地宫中并不是空的,而是有三个宝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灰坛子。顺治的陵墓完整保存,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康熙在墓碑上刻的15个字。当时康熙在大手笔修建父亲墓地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盗墓贼,一方面加强了很多巩固措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顺治当时在墓碑上刻了几个字,「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也就是告诉盗墓贼们,这里面没宝贝,挖了也白挖,因此,在顺治墓在清末民国遭遇4次盗挖的时候,其中就包括孙殿英盗墓,但是,每次挖顺治墓的时候总是刨不动,也炸不动!而且当看到康熙这15字后,盗墓贼很轻易就放弃了继续盗挖的念头,因此,才保住了孝陵!
所以,清孝陵之所以保存的这么好,一方面是障眼法玩的好,还有就是跟康熙的机智离不开,康熙既表扬自己父亲节俭、不浪费,又直接告诉盗墓贼,这郑爽整容后张翰反应里面没宝贝,这才保住孝陵300年岿然不动!
【本篇文章非正式学术论文,如有不同史实观点,欢迎留言指正】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为何使用原子弹?杜鲁门:因为要对付野兽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926828b8d77973d307e556.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长坂坡之战赵云都敢孤身一人 夏侯楙带人围困时赵云为何说吾命休矣
赵云长坂坡孤身杀入曹军,为何被夏侯楙围困却长叹死于此地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先后跟随刘备参与了一系白沟河之战中,朱棣为何能够反败为胜呢?
我们都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击败了朱允炆的大军,最后顺利登基称帝。然而靖难之役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反而是困难重重,燕军几次处于溃败的边缘,朱棣也好几次差点丢了性命。不过最后他总能化险为夷,让人不历史上为什么爆发?结果如何?
众所周知“晋阳之战”为春秋战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战役,《战国策》、《史记》等古代文献对这场战争均有所记载。那么“晋阳之战”为什么爆发?结果如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途说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据记载这场战争爆发二战前夕日本内耗的原因是什么?日本制度性内耗成因详解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列强俱乐部中唯一的非欧美成员,也存在内耗严重的问题,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官僚体系。一方古代北伐到底指的是什么地方 古人为什么要坚持北伐
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北伐指的是哪儿?为何要坚持北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途说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等武侠电视剧相信大多数朋友都看过,“中原各路英雄豪杰”这句是里面开大会的三川口之战宋朝占据优势 宋朝为什么还是输了
对三川口战役,占据优势的宋朝,为何最终输掉战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川口之战是北宋和西夏爆发的一次边境战争,这场战役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这场战争对于北宋和夷陵之战蜀汉只损失五万人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今天途说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刘备最多损失了5万人,蜀汉为何却因此一蹶不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途说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蜀汉章武元年(221年)七月至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吴、蜀之间爆发了1922年2月6日美国发起召集太平洋会议并签署有关中国领土的九国公约
九国公约是有关中国领土的条约。1922年,美国发起召集太平洋会议,会中有中国、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时、荷兰九国。2月6日签署九国公约,其中保证中国主权独立、土地行政完整[1]。1913年1月11日在蒙古库伦签订的《蒙藏条约》
《蒙藏条约》是外蒙古和西藏第十三世达赖喇嘛派遣的人员在中国辛亥革命后,双方于1913年1月11日在蒙古库伦签订的条约,互相承认独立主权地位。但西藏方面条约签署人的身份受到质疑,从而质疑这条约的有效性,《中俄密约》俄罗斯帝国与清帝国政府于1896年6月3日(光绪二十二年)签订的条约
《中俄密约》,又称《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或《防御同盟条约》,是俄罗斯帝国与清帝国政府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签订的条约,中俄文共19页。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因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清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