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的真相是什么 樊于期为何要献出自己的脑袋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荆轲刺秦王的真相是什么 樊于期为何要献出自己的脑袋的相关内容:还不知道:荆轲刺秦王,樊于期为何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背后的真相是什么的读者,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荆轲刺秦王”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主人公荆轲刺杀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不
还不知道:荆轲刺秦王,樊于期为何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背后的真相是什么的读者,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荆轲刺秦王”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主人公荆轲刺杀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不过故事中还有一人用悲壮惨烈的方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个人就是原秦国将领樊於期。如果不是樊於期自刎献出首级,可能荆轲也没有办法接近秦王,从而进行刺杀。可以说樊於期在燕国太子丹密谋的刺杀秦王计划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那么樊於期为何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难道他不怕死吗?背后的真相是什么?首先可以确定樊於期并非不怕死,如果他真的不怕死,当初也就不会抛弃亲人家族畏罪叛逃至燕国。
按照秦国的连坐法,樊於期的亲人和家族会因他反叛秦国而受到牵连,樊於期身为秦国将领不可能不知道这条秦律,而他却选择抛弃家人亲族逃往到燕国,并投靠了燕国太子。樊於期连亲人宗族都能抛弃,又怎么会不在意自己的生命呢?
如果他以败军之将会秦国接受秦王处置,可能秦王心软,也就不会惩罚樊於期的亲人和家族,起码也会从轻处置,但樊於期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独自逃跑到了燕国。因此樊於期并非不怕死,而且为了自己几乎什么都可以舍弃。至于燕国太子想要刺杀秦王时,樊於期为何会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按照《史记》记载,樊於期叛逃之后,秦王就将他的父母和族人全部杀害,樊於期是为了报仇雪恨,才甘愿自刎献出首级,帮助荆轲完成刺杀秦王的计划。不过这并不是全部原因,甚至也不是主要原因。
之前樊於叛逃难道想不到秦王会因为他叛逃而牵连他的亲人吗?这会儿又怎么会为了给家人报仇,心甘情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呢?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燕国太子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刺杀秦王,因为秦军兵锋已经直指燕国南部边界,但荆轲却迟迟不肯行动,为此太子丹多次请求荆轲行动。
荆轲没有行动的原因是缺少接近秦王的信物,如果连秦王都无法接近,又谈何刺杀呢?于是荆轲就想出用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和燕国最为富饶肥沃的督亢地区来接近秦王,从而进行刺杀,因为秦王为了得到樊於期的首级,不惜赏赐千金,封万户侯。可以说太子丹要想完成刺杀秦王的计划,就必须要用樊於期首级来接近秦王。
虽然《史记》中记载,太子丹并不忍心杀死樊於期,不过太子丹也没有完全否定这个计策,而是让荆轲重新考虑一下,可见太子丹只是不忍心,并非是不同意。说白了就是太子丹在意自己的名声,不想背负这个骂名,而荆轲也明白太子丹所想,于是他私下拜见樊於期商量此事。
既然都到了这个地步,这已经不是樊於期情不情愿的问题了。只要樊於期不傻,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荆轲来和他商量就是给他一个台阶,如果不从,仅凭他一人还能逃出燕国不成?只要逃不掉,那么终归还是难逃一死,因此樊於期只能主动自刎而死,献上首级,还能留个好名声。
樊於期为何反叛秦国?
史料中有关樊於期的记载并不多,《史记》中只记载了樊於期逃离秦国是因为得罪了秦王嬴政,之后他逃到燕国,被燕国太子丹收留,安顿他在燕国居住了下来。
《史记》记载:“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
不久后就发生了荆轲刺秦王的事件,而樊於期为了帮助太子丹和荆轲完成刺杀秦王的计划,主动自刎而亡。至于樊於期为何会得罪秦王,史料并没有记载,为此我们只能依据现有资料进行推论。翻阅《史记·秦本纪》可见,秦国历史上还没有因为将军兵败被处以重罪的记载。
比如:秦穆公时期的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三位将军在“崤之战”中被晋国军队伏击全军覆没,沦为晋国俘虏,三人因晋文公夫人(秦穆公次女怀嬴)所救得以重返秦国。而秦穆公不仅没有处罚他们,还亲自到城外等候,表示是自己没有百里奚和蹇叔的劝谏,才害得他们吃了败仗,受到侮辱,之后依然被秦穆公重用。
还有秦庄襄王时期的将军蒙骜被魏国信陵君率领燕、赵、韩、楚、魏五国联军打败,蒙骜也并未因兵败而获罪,嬴政继位之后,蒙骜依然担任秦军主将攻打过韩国、魏国,最后善终。再如秦王嬴政时期的将军李信,他在灭楚之战被楚将项燕打败,大败而归,也没有被秦王重罚,之后还随王翦之子王贲参与了灭燕、灭齐之战。
可见秦国并不会因为兵败而重罚将军,更不会处死,因此樊於期可能并不是因为兵败才逃离秦国。 从秦王将樊於期的家人全部处死,并不惜悬赏千金、封万户侯也要得到他的首级来看,秦王嬴政对樊於期是非常痛恨的,一般只有谋反之类的重罪才会被如此重罚,比如嫪毐之乱,嫪毐就被处以车裂极刑,并被诛灭家族。
根据史料记载,樊於期逃往燕国之前最近的一次叛乱是公元前239年的“长安君成蟜之乱”,这时嬴政刚继承了王位,他的弟弟同年率兵攻打赵国时发动叛乱,其部下都因连坐被处死,很可能樊於期当时就是嬴政之弟成蟜的部下,叛乱平定后,樊於期为了保命便逃到了燕国。
根据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的记载,嬴政之弟长安君叛变还是樊於期撺掇的,之后秦王平定叛乱后,就将自己的弟弟处死。这样一来,也就能理解樊於期为什么会被秦王嬴政那么痛恨,樊於期自知惹怒了秦王,无法苟活,便抛弃家人只身逃到了燕国,投奔了太子丹。
樊於期真的是主动自刎而死吗?
樊於期逃到燕国时,燕国太子丹也刚从秦国逃回来不久,正在想怎么报复秦王。原来太子丹少年时和在赵国出生嬴政同为质子,两人十分要好,而嬴政成为秦王后,太子丹又到了秦国做人质,但嬴政对他却不友好,太子丹因此逃回了燕国,并到处寻找报复嬴政的办法。
《史记》记载:“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骥。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太子丹同情樊於期,便收留了他。不过此时秦国势大,统一六国的战略计划正在有条不紊进行,韩国已被秦国攻灭吞并,韩王安沦为俘虏,中原诸国风声鹤唳。如果赵国也向秦国俯首称臣,那么即将会祸及到燕国,但燕国国小势弱,就算倾尽全国之兵也无法抵挡秦军。
太子丹自知燕国力不能及,便想派武功高强的勇士游侠劫持秦王,从而让秦国归还侵占各国的土地,如果行不通就直接刺杀秦王,这样秦国就会大乱,诸侯就可以乘机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最初人选是太子丹的老师太傅鞠武推荐的好友田光,此人为燕国游侠,且学识渊博,智勇双全,但田光年长,身体大不如从前,便推荐了同为游侠的好友荆轲。
太子丹尊荆轲为上卿,安排在上等公馆中居住,并且每天都会亲自到荆轲门前提供丰盛的饮食,又不时进献奇珍异宝,车马美女供荆轲享用,但过了很久,荆轲始终没有行动的意思。此时赵都邯郸被秦军攻克,赵王迁也沦为俘虏,王翦又带领军队继续向北进军,秦军兵锋直指燕国南部边界。
《史记》记载:“荆轲曰:“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太子丹十分惊恐,就请求让荆轲行动。荆轲明白,如果没有让秦王相信的东西,就无法接近秦王,就对太子丹说:“秦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购买樊於期的首级,如果用他的首级和燕国膏腴之地督亢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很高兴,从而接近秦王,这样才能刺杀他!”。不过太子丹不忍心因为一己之私杀害投奔他的秦将樊於期。
《史记》记载:“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於期仰天太息流涕曰:“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遂自刭。”
荆轲明白太子丹不忍心,于是私下找樊於期商谈,说:“秦王将您的父母和族人全部杀害,现在又悬赏将军的首级,您打算怎么办呢?”,樊於期表示想报仇却没有办法。荆轲就将刺杀秦王的计划告诉了他,这样就能报仇雪恨,也被消除燕国即将灭国的危机,樊於期听后便自刎而亡。
太子丹听闻消息后,十分悲伤,但还是砍下了樊於期的首级,装入匣子中密封起来,让荆轲献给秦王嬴政,从而完成商定好的计划,之后在易水河畔为荆轲送行。
不过太子丹的刺杀计划并没有按照他想象中的发展,荆轲虽然用樊於期的首级和督亢地图接近了秦王,但却刺杀失败,仅仅只是扯断了秦王一截衣袖。之后荆轲被拔出来剑来秦王砍断了左腿,击成重伤,接着又被秦王刺伤八处,最终被秦王身边侍卫所杀。太子丹此举导致秦王大怒,当即秦国就派遣了更多的士兵让王翦去讨伐燕国。
之后燕国兵败,太子丹和他的父亲燕王喜逃往辽东,不过燕王喜为了保住燕国社稷就亲自派人杀了儿子太子丹,并将他的首级献给了秦王。
从史料记载来看,樊於期是为了给父母亲人报仇才自愿赴死,那么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从上文论证来看,樊於期是因为反叛逃离秦国,之后为了活命抛弃父母亲人逃到了燕国,说明樊於期还是很在意自己的生命。那么樊於期之后为了给亲人报仇主动赴死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当然不是说樊於期不想给亲人报仇,按照樊於期之前反叛故国,抛弃亲人的举动来看,这个报仇前提首先要保住自己的性命才行。
既然樊於期是秦国的将军,说明秦王和秦国待他不薄,但他却要反叛,可谓是不忠,之后又抛弃父母逃走,可谓是不孝,这样一个不忠不孝的人又怎么会情愿主动去赴死呢?
其次如果太子丹真的不忍心杀害樊於期的话,之后又怎么会砍下他的首级,亵渎其尸身,利用樊於期的首级继续完成刺杀秦王的计划。而且荆轲提出用樊於期首级接近秦王的计划后,太子丹并没有完全拒绝,而是让荆轲慎重考虑这件事。
说白了太子丹只是面子上不忍心,不想背负这个骂名,“我是燕国太子,如果是我下令杀了樊於期,燕国百姓会怎么看我?”,其实就是让荆轲自己决定,好比秦昭襄王让白起“将自定夺”长平之战的数十万赵军降卒类似。
毕竟当时秦国已经攻灭了韩国和赵国,兵锋直指燕国南部边境,太子丹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想其他刺杀秦王的办法,只有拿出让秦王相信的信物才能接近秦王,伺机刺杀,而这个信物就是秦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所求的樊於期首级,因此樊於期不得不死。
结语:
除非太子丹放弃刺杀秦王的计划,要么樊於期就是必死无疑。而樊於期在听了荆轲的来意之后,就明白了其中深意,即便他不主动自杀也改变不了最终命运,加上太子丹对他有收留之恩,也能为亲人报仇,于是“主动”自刎而亡,成全了太子丹和荆轲刺杀秦王的计划。
不知道大家对樊於期帮助太子丹和荆轲刺杀秦王怎么看?希望感兴趣的读友各抒己见,共同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荆轲,秦始皇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925ec91419600eb10e91c8.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杨素换了三位主子,为何能一直受到器重呢?
隋朝最有影响的一位大臣杨素。提起杨素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是暴君杨广的心腹大臣,作为心腹,他应给和杨广有着一样的性格才会走到一起,但事实上他却完全不是这样的,他虽然有杨广一样的野心,却没有杨广的缺秦始皇嬴政的两个儿子为什么不姓赢呢?
秦始皇叫嬴政,可他为什么把自己的儿子分别叫扶苏和胡亥呢?之所以会有此一问,是姓氏的含义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变革中不断变更,所以习惯于现代起名方式的我们,对古人的姓氏,以及名讳不是非常的了解。现代人讲起姓慈禧为何能有那么大的权利呢?和清朝制度有关吗?
后宫,一个独享皇上青睐,视权术于股掌之间的地方!宫斗成为了后宫独有的特色,历史上诸如后宫专政的事迹不胜枚举,冯太后本为后宫一奴婢,皇上死后,要挟权臣一人独揽大权,临朝听政14年;武则天本是后宫一才人,蜀汉名将王平,为什么有人说他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走向?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人,籍贯益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接下来途说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平的这个名字,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在三国中存在感也较低,这样一个古代娶老婆成本那么大 古人为什么还要被自己纳妾增加开支
古代男子为何要纳妾,这不是在增加自己经济负担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妾室是可以随意转赠、买卖的,连她们的孩子也是归属于正妻名下,有些生不飞熊军的统领是谁?这支部队有多强呢?
飞熊军是《三国演义》中董卓的私人精锐部队,旗帜上绣有肋生双翅的飞熊图案,由董卓的心腹大将李傕等人统领。飞熊军全部是由西凉军中的精英和能人异士组成,如董卓军中的胡车儿,据说其“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李善长是功臣又已经隐退,为什么依旧无法善终?
李善长,明朝开国功臣,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作为明朝开国六公爵之首的李善长,之所以会在隐退之后,依然无法善终,被朱元璋满门抄斩慈禧的四道美容方子
第一道银耳银耳,又称为白木耳,性味甘平,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成分,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养颜美容品。能够补肾强体,固精调血,润肺止咳,补气补脑,强心美肤,尤其是能够滋阴养颜,养肤润肤,对林彪集团后代:我们仍然属于这个党 不是黑二代
1971年林彪折戟蒙古大漠,相关人员被迅速整肃,大多数人的政治命运就此划上休止符。林的嫡亲血脉,其随从、部属的子女,也从云端跌落至凡尘。此后40年间,林彪集团“二代”们的命运如细数十大元帅的葬礼
罗荣桓:英年早逝的第一位元帅罗荣桓,湖南衡东人。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在山东敌后,因操劳过度,经常便血,有时出血量很大。1943年3月,中央准备让他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要求休养半年,没有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