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说历史网

参酌唐宋立纲陈纪 损益元制构建新体

途说历史网

发布于2023-05-31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参酌唐宋立纲陈纪 损益元制构建新体的相关内容:大臣坐着议事、大臣站着议事明朝廷杖制度主要针对的是朝中的大臣,一些地方上的小官小吏还不够资格“享受”。廷杖,老百姓俗称叫“打屁股”,可能就是由古时杖刑中演化而来的。不过,它不像家长打小孩子的屁股那样做

大臣坐着议事、大臣站着议事明朝廷杖制度主要针对的是朝中的大臣,一些地方上的小官小吏还不够资格“享受”。廷杖,老百姓俗称叫“打屁股”,可能就是由古时杖刑中演化而来的。不过,它不像家长打小孩子的屁股那样做做样子,起到教育作用就行了,开始盛行的杖刑可有讲究了。有人做了考证,说中国历史上的廷杖行刑最早是在唐朝,不过那时很少“运用”。说实在的唐朝时大臣的地位要比明代高多了,一般议事时,唐朝的大臣是可以坐着的。

可到了就有所变化,主要是发生在开国皇帝宋太祖时期。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范质是后周的宰相,也是周世宗的托孤大臣,在后周有着很高的威望。因为陈桥兵变来得突然,当时范质等后周重臣一无所知,也一无准备。当赵匡胤的队伍包围了宰相府署时,范质正打算吃早饭呐,没想到早饭没吃上,赵匡胤率领将领王溥、魏仁浦和军校罗彦瑰、罗彦环等闯了进来。由于那时的谋反是天底下头号大罪,赵匡胤即使胜券在握,也不得不要装装样子,表示自己是不得已被人拥戴当皇帝的,于是对着一脸惊讶的范质呜呜地假哭了起来,诉说自己的无奈。见此,范质越发糊涂,不明白这到底演得是哪一出戏。正当范宰相发愣时,军校罗彦环将军刀举向范质,赵匡胤假装发火,喝退了罗彦环。愣了半天的范质后来终于明白过来了,归降了赵匡胤。

范质等人一归降,后周的其他朝臣也纷纷跟着“倒戈”到赵匡胤这边,一下子这些人成了赵宋王朝的开国勋旧。再说范质降宋后也不赖,向赵匡胤献计献策,立有很多的功劳,加上他岁数又大,宋廷对他很尊重,每当范质来到宫廷议事时,宋太祖赵匡胤就沿用唐朝的宰相议事规制,赐茶赐坐,然后宰相范质开始侃侃而谈。可时间一长,军伍出身的赵匡胤怎么感觉范老宰相来宫中议事,好像是老先生教私塾学生一般,别提心里有多别扭!有一天他命令宫中内官将那宰相“专座”给撤了。等到范质再来议事时,开始时并没有发现,但就想坐一会儿时却突然发现,宫中已经没有他的“专座”了,儒士出身的范质顿时就明白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从此他就更加恭谨。据说,也就从那时起,宋朝的大臣与皇帝议事时都是站着的。

可到了元明开始,大臣们到了朝堂上与皇帝议事不仅要跪着、趴着,弄不好还要饱受一顿廷杖。

元明皇帝给不听话大臣“打屁股”——中国特色的君主专制主义创举吴晗先生认为,廷杖实始于,元史中就有元朝中书省的长官在殿廷受杖的记载。而明代从开始建立起更加普遍使用的廷杖制度。亲族侄儿朱文正、勋臣永嘉侯朱亮祖父子、大臣工部尚书薛祥、部曹茹太素等都先后被洪武皇帝朱元璋廷杖而死。

而从实施廷杖的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没有什么章法可言。也就是说,只要皇帝不高兴,大臣说了不上路子的话或办事不合皇帝意思,等等,都有可能被“赐予”廷杖。《大明律》中并没有廷杖的规定,所以它是一种法外刑,只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意志。皇帝说打,行刑官就动手了。行刑地点可以是在朝堂上,更多的是在午门口。廷杖制尽管没有什么“领刑”的条件或参考的标准,但行刑的过程倒是程式化。

据明代人的记载,廷杖大致是这样的行刑过程:一般来说,尚书或侍郎以上的高级官员接受廷杖时,一般都要有皇帝或代表皇帝的宦官头头高坐中央监刑。洪武年间因为严抑宦官,高级官员接受廷杖,都是皇帝朱元璋在场。这个皇帝很勤勉,有时还会自己动手,朱亮祖父子就是被他亲自打死的。皇帝的两边陪坐着的是其他高级官员。再往两边过去一点,左边有30来个小宦官站着,右边有30来个锦衣卫站着。廷下站着100来个行刑狱吏旗校,他们穿着短裤,手拿木棍,时刻准备行刑。一旦皇帝诏书下,也可能是口谕下来,“犯了事”将要被行刑的大臣就被行刑官拖到众目睽睽的行刑地上,趴着。有一个行刑官用麻布袋将他从肩膀以下给套住、绑着,防止他左右转动;同时另一个行刑官用绳索将他的两只脚给捆住;然后由四人四面牵曳,只露出屁股与大腿部分,接受廷杖。因为受刑大臣面向着地,一顿暴打下来,大臣满口都是灰土,相当残忍,好多人胡须全被磨脱了。一般行刑时,每打5下,就要换1棍,即换一个行刑官。每次开棍时都要吆喝,吆喝声黑皇帝安全网震殿堂,受刑大臣痛苦的呻吟顿时被淹没在吆喝声中。强壮一点的大臣大致能坚持到80下,满100杖就要出人命了,即使没被打死,也要剐去几十碗的烂肉,治疗起码半年以上才可痊愈。

中国特色的“打屁股”很有讲究而行刑者一般都是锦衣卫的“打手”,他们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先在一块砖头上打,打出本领了,在砖头外面包上薄薄的宣纸,再练功夫,练到怎样才算功夫到家呢?就是一棍下去,砖头碎了,宣纸没坏,所以当时好多官员都被活活打死。再说用棍也有讲究,如果你得罪了行刑者,或没有钱去贿赂,他们锦衣卫就用在水里长时间浸泡的杖棍来行刑,这一棍棍打下去,棍棍催人命,表皮看看是紫黑色,有时皮也没烂,但里边的肉全烂了;要是贿赂了行刑者,那么他们就拿没放在水里的干杖来打,打得受刑者哇哇叫,皮开肉绽,但不会伤及性命。不过这些都是明中后期的事情,洪武年间似乎还没有这么多的黑门道,甚至可以说那时的锦衣卫还不敢乱来。譬如洪武二十八年八月,温州府乐清县有个人被一个锦衣卫给诬告了,此人给逮到了南京,他向有关部门申诉了自己的冤情,最终事情给弄清楚,确系冤枉。朱元璋知道后毫不含糊地下令处死那个锦衣卫诬告者。

明代两次最为“壮观”的“打屁股”不论洪武皇帝如何“”,但他建立廷杖制常态化本身就开了一个极坏的恶例,以后大明帝国君主只要不顺心,就可以拿大臣去撒气。明武宗是出了名的荒唐皇帝,他曾经数次南北“巡幸”,在正德十四年提出了南巡的想法,遭到了兵部侍郎黄巩等大臣的竭力劝谏。但他就是不听,于是大臣们集体伏阕,等待皇帝收回成命,结果荒唐皇帝龙颜大怒,下令让翰林撰修舒芬等107人在午门外罚跪5天,且各“领刑”30~50杖,一时间北京明皇宫午门口血肉横飞,哭喊声震天响。

不过,这还不是最大的廷杖场面。明朝嘉靖年间,因大臣杨廷和等人反对明世宗不合祖制的“礼仪”,嘉靖帝一怒之下罢了杨廷和等人的官职,引发了230多个朝中大臣的集体抗议,他们跪在皇宫的左顺门请愿,要求皇帝“改正”。嘉靖帝可能继承了祖上的偏执型心格,就是不认错,反将200来号大臣处以集体杖刑,这下可是创造了大明帝国廷杖之最了。200多号大臣被打得魂飞魄散,被打得血流满地,这哪像个国家的朝廷,简直是个行刑场。

这种廷杖制度不仅使“忤逆”皇帝的大臣的肉体上遭受巨大的创伤,而且在心理上足够摧毁了大臣的人格尊严,进一步确立了君主专制主义的绝对淫威。

从废除行中书省制度,实行地方“三权分立”、废除中书省宰相制,集权于上分权于下、改造大都督府机构,分拆为五军都督府,到精筑四道监察大堤,贯彻分权制衡理念,制定“公务员”标准化,严惩官吏贪暴腐化、强化社会基层管理,四处布下、并行《大明律》与《大诰》,屈法伸情礼法结合、建立廷杖制常态化和当廷宣泄君主淫威……洪武皇帝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在贯彻一个核心精神,那就是强化君主极权专制主义。其实朱元璋的“杰作”远不止这些,他还发动了一场又一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破获”了一起又一起的大案要案,实行科举程式化、考试标准化和人才奴才化,尊孔崇理,发展和推行标准化教育,制造莫名其妙的文字冤狱……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年代?请看下卷本《洪武“四清”八场风暴》和《思想一统科举“隽永”》。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参酌唐宋立纲陈纪损益元制构建新体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76ab15b295e4a5c60dd2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