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为什么是项羽的亚父?对“亚父”称呼的曲解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范增为什么是项羽的亚父?对“亚父”称呼的曲解的相关内容:对“亚父”称呼的曲解《鸿门宴》中的范增又称亚父,一般对亚父的注释是:“项羽对范增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亚,次。”这个解释大约源自《史记集解》:“亚,次也。尊敬之次父,犹管仲为仲父。”但是
对“亚父”称呼的曲解
《鸿门宴》中的范增又称亚父,一般对亚父的注释是:“项羽对范增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亚,次。”这个解释大约源自《史记集解》:“亚,次也。尊敬之次父,犹管仲为仲父。”
但是,对这条注释可以提出许多疑问:
一、范增当时是70岁的人了,而项羽只有24岁,如果项羽尊敬范增,依当时人辈分的岁差,应当称之为爷爷、祖父,称为“大父”才对,称范增为“父”不但不能算是尊敬,反而是小看了老爷子。
二、范增本是项梁的谋士,是项梁死后留给项羽的“遗产”,如果让项羽自己选择的话,恐怕不会用范增。两个人的政治见解、脾气秉性大相径庭,总是别别扭扭的,直到弄得项羽怀疑亚父通敌,最后项羽硬是把范老头给气死了。两个人是这样的关系,项羽没有理由尊称范增为“亚父”。
三、项羽也确实没拿范增当父辈对待。鸿门宴上的坐次是: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如果亚父享受的是父辈的礼遇,应该和项羽的叔父项伯坐同等的座位,可实际上是项羽和左尹项伯爷俩坐在最高位,然后才是范增,可见项羽并没有把范增摆在父辈的位置上。
四、爹不是谁都可以叫的,项羽称为“父”,别人不能也跟着叫。刘邦借口上厕所离开鸿门宴时,对张良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这时刘邦最恨的就是范增,却也用了”亚父”。《史记·项羽本纪》中,陈平用了个反间计,“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看到没有,刘邦的手下人也叫范增为“亚父”。
可见,说“亚父”是“尊敬之次父”是说不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范增,项羽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6c122df5704b46920523b5.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民国学生服饰 民国大学生都穿什么样的校服
校服作为一种特定的服饰,更是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不同历史时期的校服的样式、风格、颜色、图案、面料等都能够折射出不同的历史背景,隐喻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服饰唐朝宫廷服饰 唐朝皇后妃子的服饰是怎样的?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唐朝女服较之其它朝代,具有强烈的自信心与流行意识,更加追求大气飘逸与华丽绚烂。皇后可穿着明黄色、朱红色服装,可佩戴民国女子服饰 民国女性的解放与服饰的变迁
民国时期,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状况的变革,女性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也产生了重要的变化,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女性独立及解放运动的兴起,使传统妇女的参政意识、婚姻家庭、服饰形象、礼俗变革、职五代十国货币介绍 五代十国钱币种类及价值
导读:唐朝末年,籓镇之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让强大的唐帝国终于崩溃了。起而代之的五代十国,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之后的又一次大分裂割据时期。在五代十国这段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里,几乎每清朝的是干什么的?宗人府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
为什么妃子只要听见宗人府的名称,就会吓得屁滚尿流,甚至宁愿当场死去,也不愿意进入宗人府呢,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接下来途说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宗人府到底是干什么的?清朝元朝官员服饰介绍 元朝官员在着装上有什么讲究
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另外,在元代大宴活动中,天子百官要穿统一颜色的服装,称为“质孙服”,据古籍记载,天子的质孙服款式繁多,冬服有11种,夏服有16种。元代官服蒙古族入揭秘中国古代四大瑞兽 四大瑞兽到底是什么?
四大瑞兽:自古以来,人们都把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的事物称之为祥瑞,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介绍下四大瑞兽,它们分别是独角兽、貔貅、当康和狻猊。这四大瑞兽不管是实力还是其能力均有极大的不同,它们通常都会有一种奇特格鲁吉亚字母是从左到右书写用作拼写格鲁吉亚语及其他属于南高加索语系的语言
格鲁吉亚字母是一种从左到右书写的字母,用作拼写格鲁吉亚语及其他属于南高加索语系的语言。现代格鲁吉亚字母有33个字母,但是最初数量更多。6-7世纪的正圆体手抄本佐治亚字母的发展历史可分成正圆体、小草体、居住在西伯利亚的一支操克季语的民族是西伯利亚中南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遗民:克季人
克特人或克季人是居住在西伯利亚的一支操克季语的民族。在沙皇俄国时期,被称作“奥斯蒂亚克人(汉特人)”,并未从其它西伯利亚民族中区分出来。随后,又被称作“叶尼塞-奥斯蒂亚克人”,因其居住在叶尼塞河的中下使用者分布在塞尔维亚东南部,科索沃北部,马其顿共和国东北部和保加利亚西部:托尔拉库方言
托尔拉库方言是南斯拉夫语支的方言集合之一,使用者分布在塞尔维亚东南部,科索沃北部,马其顿共和国东北部和保加利亚西部。托尔拉库方言被一些人视为塞尔维亚语和保加利亚语之间的迁移方言。托尔拉库方言的使用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