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尊师惹祸的原因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汉成帝尊师惹祸的原因的相关内容:汉成帝刘骜在位25年,留下荒淫昏庸的名声,可他对老师张禹却很是尊敬。刘骜即位,提拔张禹来主事,张禹却称病要求退休。刘骜不答应,说我年幼执政,怕有闪失,还需要老师专心帮我。接着赐黄金,赏牛羊,派人送餐看
汉成帝刘骜在位25年,留下荒淫昏庸的名声,可他对老师张禹却很是尊敬。
刘骜即位,提拔张禹来主事,张禹却称病要求退休。刘骜不答应,说我年幼执政,怕有闪失,还需要老师专心帮我。接着赐黄金,赏牛羊,派人送餐看病,弄得张禹不好意思不干。后来张禹为相六年才退下来。刘骜除了给予老师很多特权外,平常一个劲地送金银土地,有事没事就到他家去请教。
有一次,张禹看上平陵一块地方,请求刘骜赐给他作为坟地,刘骜不顾众人反对,也不管划出该地会分割先帝庙前的道路,就答应了。还有一回,一个叫朱云的小官,上书说张禹是佞臣,气得刘骜当场大骂他诽谤大臣、诬蔑其师傅,差点砍了朱云。此后,刘骜更敬重张禹,张禹每次生病,刘骜都派人探望,有时还亲自去,在病床前行礼。
天地君亲师,刘骜尊重张禹可以理解,历史上皇帝对皇子控制都很严,担心结党营私。于是,皇子有啥想法只有和老师沟通,时间长了难免有依赖性,刘骜尊师便是一种习惯性延续。
而张禹则是个老谋深算、精于世故之人。
当年他辞职是有原因的,刘骜登位,母舅王家执掌朝政,为避免政见不合产生冲突,张禹只好选择明哲保身避让。有几年天灾不断,不少人上书说是王家专权导致。张禹因为自己上了岁数,子孙又弱,害怕得罪王家将来吃亏,就替王家好一番解释。刘骜信任老师,不再怀疑理会,致使王氏更加独霸朝政,为王莽篡权埋下隐患。
张禹本就很有钱,得到赏赐也有几千万,家里田地数百顷,可还不知足,除了自己要坟地,还为子女谋私利。每次他都有意无意地提要求,比如跟皇帝念叨,我爱女儿胜过儿子,但女儿嫁给了张掖太守,我想她。很快女婿就调到了京城附近。张禹小儿子未做官,张禹便趁刘骜来探望,一边说话一边看着身边的小儿子,刘骜不傻,回去马上授其子为官。
君王中,刘骜算是很尊师的,可尊师过头,不分是非对错,也能惹祸。赵氏乱内,王家擅朝,刘骜昏庸失政,老师张禹该负很大责任。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汉成帝尊师惹祸的原因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51b994e16680314c046fb6.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曹丕为何会拜华歆为司徒,成为位极人臣的曹魏三公?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孙权的使者华歆为什么可以当上位极人为何只要李勣明确支持唐高宗,就不用担心长孙无忌?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东吴的灭亡时间为什么要比蜀汉晚了将近十七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灭亡的时间为什么比盟友季汉(蜀汉)孙策临终前为什么托孤于文臣张昭,而不是武将周瑜?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策临终前为什么将孙权托孤于张昭,而不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
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就是最后一个脱离苏联独立的国家,它的领土面积是亚洲第三,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成为了亚洲地区的强国。谯周投降魏国之后,为什么能受封阳城亭侯?
《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记载:“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而不以留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存,不悉遍视也鲁智深的人设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他的兵器是水磨禅杖?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兵器为什么是禅杖的唐朝皇帝谥号字数过多过滥的问题始于哪位皇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火并王伦之后,晁盖如何被吴用和公孙胜给架空了?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江上梁山之前,“托塔天王”晁盖就已经有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
诸葛亮《出师表》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