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说历史网

朱元璋认定的风水宝地,却为明朝的灭亡埋下隐患?

途说历史网

发布于2023-04-23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朱元璋认定的风水宝地,却为明朝的灭亡埋下隐患?的相关内容:大明的历史,几乎是与黄河水患不断斗争的历史。从朱元璋的洪武元年(1368年),一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近两百年的时间里,黄河决口竟然有五十七次之多,平均不到四年一次的河患,给沿岸的百姓带来难

  大明的历史,几乎是与黄河水患不断斗争的历史。从朱元璋的洪武元年(1368年),一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近两百年的时间里,黄河决口竟然有五十七次之多,平均不到四年一次的河患,给沿岸的百姓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嘉靖后期,黄河的治理终于有了显著成绩,而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就是潘季驯。

  嘉靖四十四年和隆庆五年,潘季驯两次总理河道。这期间他不辞辛劳,千里奔波,深入工地,不顾个人安危,与役夫一起劳作,率领民众堵口、筑堤、修堤,黄河治理初见成效。

  万历五年(1577年),潘季驯第三次总理河道。有了前两次经验,又经过认真勘查,他总结出一套治黄、淮的治理方针,提出“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八字策略。其中的“以河治河”,便是通过对淮河的筑堤束水,再利用淮水对抗黄河的大量积沙,达到疏浚、治理黄河的目的。然而,淮水弱于黄河,想要“束水攻沙”就必须大筑高家堰,从而将淮水蓄到洪泽湖内,再从清口全部放出,如此以增强淮水冲沙的力量。潘季驯将自己的治河策略上报,饱受河患问题困扰的万历皇帝此时却犹豫不决了。

  因为,在洪泽湖西畔的淮河入湖处,坐落着明代第一陵——明祖陵,这是朱元璋为其高祖、曾祖、祖父修建的陵寝,是太祖认定的一块风水宝地。若依潘季驯言加高加长高家堰,淮水蓄入洪泽湖内,抬高其水位,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明祖陵被水淹没。把祖宗的陵墓都给淹了?这不是触犯了龙鳞?

一边是因河患饱受涂炭的百姓,一边是保佑大明江山的祖陵,该如何抉择?万历皇帝苦苦思索着,若是淹了祖陵,黄泉之下如何面对自己的祖先?最终,万历皇帝下令,高家堰大堤只许整固,不可加高,其余的工程措施全权交给潘季驯。

  于是,一些潘季驯创造发明的遥堤、缕堤、月堤等堤防工程体系在黄河边相继筑起,而具有决定意义的高家堰大堤却只能被加固修复。潘季驯望着这无法加高的大堤,心里不禁生起隐隐的忧虑。

  新建的堤防体系发挥了作用,此后的将近十年,黄河没有大的事故,这让万历皇帝大喜过望,对潘季驯大加称赞。可是,安静了几年的黄河接连在万历十五、十六年再次决口,治河难题又摆在了万历皇帝面前。他希望任用“老成才望”之人,其实,就是心里惦记着潘季驯呢,潘季驯就这样第四次被推到总理河道这个职位上。

  上任的潘季驯旧事重提,上呈万历皇帝的奏折中,他陈述黄河利害,是与百姓性命相攸关的大事,恳请皇帝以民为重,批准他加高加长高家堰,以达到长期杜绝黄河水患的目的,避免生灵涂炭。然而,这次万历皇帝仍是不予同意。

  年事已高的潘季驯无奈,只得整修加固一些堤防、闸坝,将对堤防的防御工作提到新的高度,希望通过主观人为的防守制度,为治水防汛提供最后一道防线。万历二十年,“世事误人称老马,机心终日愧闲鸥”的潘季驯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官,结束了自己漫长且艰辛的治河生涯。

  然而黄河的治理再也没有大的进展,到了明朝末年,黄河水祸不断,所经之地满目疮痍,粮食绝产。水灾又带来瘟疫,老百姓缺吃少穿,贫困交加,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奋起反抗。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外边又有女真不断扰边,内忧外患、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大明这座帝国大厦最终轰然倒塌。也许,万历皇帝抛弃百姓,以祖陵为重而否决潘季驯提议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这样的结局。

大明皇帝弃百姓安危于不顾也要特意保护的明祖陵,到了清朝康熙十九年,黄河夺淮,终于还是沉没水底。这个被朱元璋认为是风水宝地,以期可以保佑大明社稷永固的祖辈陵寝,却最终导致江山的覆灭,这点恐怕是朱元璋不曾料到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朱元璋认定的风水宝地,却为明朝的灭亡埋下隐患?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449e07038b77a1360a0e9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