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老母是谁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骊山老母是谁的相关内容:说到骊山老母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没有听说过的,但是如果是《西游记》忠实粉丝的话那还是知道一些的,话说这个骊山老母是观音的母亲,当然是尊称了,那么这个骊山老母到底有什么样的来历呢?他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说到骊山老母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没有听说过的,但是如果是《西游记》忠实粉丝的话那还是知道一些的,话说这个骊山老母是观音的母亲,当然是尊称了,那么这个骊山老母到底有什么样的来历呢?他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这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这么回事吧!
一、骊山老母最初是商周时期秦地一代的杰出领袖,曾为一方诸侯王。
骊山老姆最早的记载出自《史记·秦本纪》:申侯言于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这里申侯是一位诸侯王,曾经向秦国秦孝公说起自己的身世,其中就谈到自己是骊山之女的后代。
在《汉书·律历志》也有记载:“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
在《汉书》中更明确骊山老母乃是殷商时期的“天子”,即一方诸侯王。
二、在《太平广记》中,黎山老母已经由先秦诸侯变化为秦地守护神,受秦国祭祀。
在太平广记中有黎山老母向李筌传道的记载,并且宣称殷商之时姜太公阴符经也是由她传授。
在古史中又有秦始皇因见骊山老姆貌美,出言轻薄。骊山老姆勃然大怒,惩戒秦始皇,并由此再不以年轻容貌示人的故事。
此时的骊山老姆正是秦国守护神的形态。
三、魏晋时期道教兴起,骊山老姆因资历久远,神格颇高,被尊为仅次于西王母的女仙首领,其地位与九天玄女相当。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作为后起神仙,将骊山老姆尊为母亲,是完全合乎中国神话发展的。
民间又将她与斗姆元君,甚至女娲娘娘混同的。其实三者源流完全不同。 骊山老姆更多的是作为部落领袖,一如黄帝、炎帝而受到后世崇拜。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骊山老母是谁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28d537226a5eb9260fd0c6.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曹丕为何会拜华歆为司徒,成为位极人臣的曹魏三公?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孙权的使者华歆为什么可以当上位极人为何只要李勣明确支持唐高宗,就不用担心长孙无忌?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东吴的灭亡时间为什么要比蜀汉晚了将近十七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灭亡的时间为什么比盟友季汉(蜀汉)孙策临终前为什么托孤于文臣张昭,而不是武将周瑜?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策临终前为什么将孙权托孤于张昭,而不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
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就是最后一个脱离苏联独立的国家,它的领土面积是亚洲第三,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成为了亚洲地区的强国。谯周投降魏国之后,为什么能受封阳城亭侯?
《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记载:“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而不以留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存,不悉遍视也鲁智深的人设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他的兵器是水磨禅杖?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兵器为什么是禅杖的唐朝皇帝谥号字数过多过滥的问题始于哪位皇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火并王伦之后,晁盖如何被吴用和公孙胜给架空了?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江上梁山之前,“托塔天王”晁盖就已经有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
诸葛亮《出师表》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