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法治介绍――明朝立法思想和立法成就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明朝法治介绍――明朝立法思想和立法成就的相关内容:明清两代是我国历史上的近世时期。明初统治者在重典治国的同时,强调“明刑弼教”,其实就是要加强普法宣传和道德教育,使老百姓都知道法律,做到遵纪守法,提高道德素质。清朝对法典不断修订,其中有些法律形式和立
明清两代是我国历史上的近世时期。明初统治者在重典治国的同时,强调“明刑弼教”,其实就是要加强普法宣传和道德教育,使老百姓都知道法律,做到遵纪守法,提高道德素质。清朝对法典不断修订,其中有些法律形式和立法及司法改革,可以从现代意义上进行充分解读,不仅是我国近代法制的雏形,也对日本、朝鲜和越南的法制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近世时期建立的一系列再审、会审等制度,使法制体系进一步完善,法律功能进一步加强。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重要王朝,也是高度发展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明朝统治者在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下,以重典治国和明礼教民为立法指导思想,继承发展唐宋时期的立法成就,建立起一套更为完善的法制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后世的清朝以及周边东南亚诸国的法制发展。
明太祖总结纲纪废弛,官吏贪纵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针对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和不完善的刑罚制度,决定在实行重典治世的同时,把教化和镇压结合起来,礼法相辅而行。这种立法指导思想是封建法制长期发展经验的总结和积累。
明太祖重典治国立法指导思想的形成,是由于他认定当时面临着一个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内外矛盾交织的乱世。
因为明朝建立初期,起义农民和大量流民仍然存在,北元残余势力还在不断反抗,而且连年战争造成了经济衰败,统治集团内部也存在争夺权力的斗争,这些都对明朝统治构成严重威胁。要消除这些威胁,就必须实行重典治国。
重典治国首先表现在重典治吏方面。明太祖认为,元朝之所以灭亡,就是由于中央集权统治削弱,吏治腐败。特别是随着宋元以来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地主豪绅、贪官污吏的盘剥和掠夺达到了疯狂的程度,这也是激起农民起义的重要根源。因此,明太祖试图通过重典治吏达到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目的。
明太祖曾亲眼目睹元朝官吏不体恤民艰,凡民间疾苦视之漠然,当时心里非常愤怒。如今国家初立,务必严立法禁,凡遇官吏贪污蠹害百姓,绝不宽恕。重典治吏是明太祖对历代治国经验的总结,是强化君主专制皇权的重要措施。
重典治国的另一表现是重典治民。明朝初年,由于土地和赋税等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为此,明初忠实执行明太祖的重典治民思想,严厉镇压犯上作乱者的反抗活动,企图以此稳定统治秩序。
在推行重典治国的同时,明初统治者也从历代经验教训中清醒地认识到,仅靠严刑峻法一味镇压,只能取得一时成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了保证明朝政权的长治久安,在采用重典治国思想的同时,明初统治者也坚持奉行礼制和刑律并用政策,曾明确提出“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的主张,强调将礼的预防犯罪职能与刑的镇压犯罪职能有机结合起来,以法律手段推行德礼教化。这是对西汉以来所形成的“德主刑辅”立法指导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鉴于宋元法律比较繁杂,既不利于普通百姓知法守法,也容易导致司法官员徇私枉法。因此,明初统治者要求立法简单明了,便于实施,反对法律条绪繁多,以防止贪官污吏出入人罪,即把有罪的人定为无罪,把无罪的人定为有罪。
与此同时,强调法律条文不必面面俱到,而应突出立法重点,集中发挥法律的作用。这些主张和措施对于宣传普及法律,重建封建法制,巩固统治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是在上述立法思想和方针的指导下,明朝立法活动铺展开来。在明朝修订和创制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大明律》、《大诰》、《问刑条例》和《明会典》,代表了明朝法律的最高成就。
《大明律》是明朝基本法典,前后经过4个阶段,即草创阶段、更定阶段、整齐阶段和正式颁行阶段,共历时30年。
草创阶段始于朱元璋称吴王后。1367年,吴王朱元璋令左丞相李善长等制定律令,当年12月完成。这次编定律285条,令145条,合称《吴元年律令》。
其中律承袭《临县说书买卖婚姻元典章》体例,依六部顺序编排,引起刑律体例的变化。《吴元年律令》颁布后,又编撰《律令直解》为其注释,以便于百姓周知通晓。
更定阶段始于1368年,止于1374年。明太祖称帝后,命令4名儒臣会同刑部官员,每天给他讲解唐律20条,作为修订明律的参考。
1373年冬,下令刑部尚书刘惟谦等草拟《大明律》,至1374年2月成书,编目仍依唐律12篇,但将《名例律》放在最后,律文也增至606条。这是《大明律》的正式制定。
整齐阶段始于1376年,止于1393年。明太祖命令大臣对《大明律》进行全面整理修订,将其改定为7篇,30卷,460条,又改《名例律》为首篇。经过这次整理修订,《大明律》的篇章体例内容基本定型。
正式颁行阶段是1379年。《大明律》历经30年的更定和修改,最终完成并颁行全国。作为明朝的一代大法,明太祖曾下诏令子孙守之,假如群臣稍有更改,就要治以“变乱祖制”之罪。因此,《大明律》经这次正式颁行以后,继任的明朝诸位帝王都没有再对律文内容进行过修改。
《大明律》历经30年的反复修改补充,扭转了元朝落后的立法习俗,重新确立了中华法系的立法传统,成为我国君主专制社会后期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成文法典。
《大明律》的主要变化和特点有二:一是简明扼要。《大明律》全律共7篇,30卷,460条,是此前历代法典中最简明扼要的一部;二是变更体例。
《大明律》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国家机关分工编目,改变了以往法典分立篇目的原则和传统,是我国古代立法制度史上的一大变化,同时也体现了明太祖在官制改革中废除宰相制后,利用立法手段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意图。
《大明律》的反复修订,反映出明初统治者非常重视立法,也代表了当时较高的立法水平。因此,《大明律》直接影响了清朝和东南亚各国的封建立法。
《大诰》是在制定《大明律》的同时制定的。在制定《大明律》的30年间,明太祖为了整顿吏治,警戒臣民,扭转世风,还亲自编纂并先后颁布了《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和《大诰武臣》等4编《大诰》。
《大诰》的诰文共有236个条目,由严惩臣民犯罪的典型案例、高于《大明律》效力的峻令,以及明太祖对臣民的训导等内容所组成,主要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规则和相应的法律后果,其中多数峻令有具体量刑标准,具备了古代刑事特别法规的基本特征。由于它是御制圣书,故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明初的重要法律规范。
《大诰》的主要内容是惩治贪赃官吏和害民豪强,最大的特点是法外用刑。与《大明律》相比,《大诰》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是用刑加重。《大诰》列举的案例,绝大多数是轻罪重刑。有的犯罪在《大明律》中已有规定,但《大诰》则加重处以非常之刑。
二是法外处刑。《大诰》的许多规定,是《大明律》所没有的。如几位有气节的文人,因应征不到、拒绝做官、不食皇粮,《大诰》即将其处死,并株连亲属。
三是酷刑繁多。《大诰》推行重典治国原则,规定了许多《大明律》所没有的酷刑。
四是重典治吏。在《大诰》236条中,治吏之条占80%以上,有关惩治贪官污吏和豪强作恶的案例尤多。明太祖试图通过打击贪官污吏和豪强作恶,改善吏治状况,强化专制统治的整体效能,通过治吏达到治民的目的。
《大诰》颁行时,明太祖宣告:
朕出是诰,昭示祸福,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徙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所在臣民,熟观为戒。
颁行《大诰续编》时,明太祖又进一步说:“斯上下之本,臣民之至宝,发布天下,务必家家有之,敢有不敬而不收者,非吾治化之民,迁居化令归,的不虚不。”颁发《大诰三编》时又重申:“此诰前后三编,凡朕臣民,务要家藏人育,以为鉴戒,倘有不遵,迁于化外,的不虚示。”
为了扩大四编《大诰》的影响,明太祖把它们列为全国各级学术的必修课程,科举考试从中出题。奉其旨意,行文国子监正官,严督诸生熟读讲解,以资录用,有不遵者则以违制论处。
《问刑条例》是《大明律》的子法律。由于朱元璋制定的《大明律》不可更改,在实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着法律与现实脱节的情况。
为适应社会的需要,矫正《大明律》不可更改的弊端,在明朝中期以后,条例成为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法律形式。
随着条例地位作用的日渐重要,条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出现了前后混杂矛盾之弊,需要对条例进行整理和修订。
于是在1500年整理修订了279条条例,颁行天下,“永为常法”,这就是《问刑条例》。其后,在嘉靖、年间都对其进行过调整。
《问刑条例》颁行后,一直与《大明律》并行。至1585年,又以条例附于《大明律》后,采取律例合编形式。这一做法也为后来的清律所沿用。
《明会典》是仿照《唐六典》体例编纂的一部行政法律汇编。明英宗时期,为了统一典章制度,使各衙门办事有所依据,开始仿照《唐六典》体例编修《大明会典》。至弘治年间完成,名为《大明会典》,共180卷,但未及颁行。
明武宗、明世宗、明神宗三朝,又分别对《大明会典》进行修订,先后编纂了《正德会典》、《嘉靖续纂会典》、《万历重修会典》。目前传世仅有明武宗、明神宗两朝《会典》。
《明会典》主要是根据明朝官修《诸司职掌》、《皇明祖训》、《大诰》、《大明令》、《大明集礼》、《洪武礼制》、《礼仪定式》、《稽古定制》,《孝慈录》、《教民榜文》、《大明律》、《军法定律》、《宪纲》等书和百司之籍册编成。分述各行政机构的职掌和事例。
《明会典》首卷为宗人府,其下依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都察院、六科与各寺、府、监、司等为序,计吏部12卷,户部29卷,礼部75卷,兵部41卷,刑部22卷,工部28卷,都察院3卷,通政使司、六科、大理寺、太常寺、詹事府、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翰林院、尚宝司、钦天监、太医院、上林苑监、僧禄司各一卷。
以上为文职衙门,共226卷,武职衙门仅两卷,列叙五军都督府和各卫等。各官职之下多列有详细统计数字,如田土、户口、驻军、粮饷等。
《明会典》内容广博,记载典章制度颇为完备,凡明史所未载者,会典均有交代,为后世研究典章制度的重要文献。
明朝继承发展唐宋时期的立法成就,其法律体系更趋完善,法律内容更加丰富。明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诰、例、典等,其中律是主要法律形式,其他形式是律的补充。但在司法实践中,其他法律形式也分别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旁注]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他结束了元朝民族等级制度,恢复生产,整治贪官,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北元 指明朝建立并遣大军攻陷大元帝国首都大都后,退居蒙古高原的原元帝国宗室的政权,因国号仍叫大元,以其地处塞北,故称“北元”。延续年代始于1368年,终于1402年。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人。明朝开国丞相。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拜右相国。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4年致仕。10年复命与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
刘惟谦 明朝太祖年间刑部尚书。1373年冬,朱元璋令刑部尚书刘惟谦修订律令,第二年书成。经过实践考察之后,又经过三次修改和增删后,才将《大明律》正式颁发,作为各级司法部门决狱量刑的依据。
明英宗(1427年~1464年),。明朝第六位皇帝。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死后葬于十三陵之裕陵。即位初大事权归太皇太后张氏,以三杨主持政务,继续推行仁宣朝各项政策,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明武宗(1491年~1521年),。明朝第十位皇帝,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
明世宗(1507年~1566年),。明朝第十一位皇帝,谥号“钦天履命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十三陵之永陵。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但后期崇信道教,并痴迷于炼丹,致使后来发生“壬寅宫变”,从此不再理政。
明神宗(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亲政初期,他勤于政务,在军事上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后期不理朝政,经常罢朝。在萨尔浒之战中败于金军,此后,明朝国势衰微。
[阅读链接]
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他曾经讲过:“不仅贪钱、贪物者是贪官,贪声贪色者、贪权贪势者、贪谀贪名贪享乐者也都是贪官。”可见他对贪污问题已达“洁癖”的地步。
在执行严刑峻法方面他更是绝不手软,如蓝玉一案即处置了上万人,而且官阶层级从宰相、皇亲国戚、驸马、大将军、尚书、钦差大臣到侍郎、各级地方官吏等无一能免。
当然,朱元璋不仅重视吏治,他也是一个赏罚分明的皇帝。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明朝法治介绍――明朝立法思想和立法成就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151fd297d0d8f5b402b3a7.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曹丕为何会拜华歆为司徒,成为位极人臣的曹魏三公?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孙权的使者华歆为什么可以当上位极人为何只要李勣明确支持唐高宗,就不用担心长孙无忌?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东吴的灭亡时间为什么要比蜀汉晚了将近十七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灭亡的时间为什么比盟友季汉(蜀汉)孙策临终前为什么托孤于文臣张昭,而不是武将周瑜?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策临终前为什么将孙权托孤于张昭,而不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
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就是最后一个脱离苏联独立的国家,它的领土面积是亚洲第三,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成为了亚洲地区的强国。谯周投降魏国之后,为什么能受封阳城亭侯?
《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记载:“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而不以留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存,不悉遍视也鲁智深的人设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他的兵器是水磨禅杖?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兵器为什么是禅杖的唐朝皇帝谥号字数过多过滥的问题始于哪位皇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火并王伦之后,晁盖如何被吴用和公孙胜给架空了?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江上梁山之前,“托塔天王”晁盖就已经有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
诸葛亮《出师表》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