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公孙瓒,读懂已是不惑年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年少不懂公孙瓒,读懂已是不惑年的相关内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无数风流人物在滚滚长河之中争渡,有心向汉室,还于旧都的,如刘备;有狼顾鹰视,欲兼并天下的,如曹操、袁绍;有坐守一方,坐隐乱世的,如刘表、刘和等…….在这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无数风流人物在滚滚长河之中争渡,有心向汉室,还于旧都的,如刘备;有狼顾鹰视,欲兼并天下的,如曹操、袁绍;有坐守一方,坐隐乱世的,如刘表、刘和等…….在这无数的汉末诸侯中,白马将军公孙瓒应该算是最矛盾的、最痛苦的,也是最真实的,拥有着汉末最优秀的骑兵队伍—白马义从,有着天下最顶尖的战将—常山赵子龙,并且和刘备是同学,雄踞幽燕之地,却落得个自焚而亡,让我们走进公孙瓒痛苦而真实的一生。
三国演义里的公孙瓒出场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老年大叔,谈不上英俊潇洒。真实的公孙瓒家世显赫,本人也是气质非凡,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在汉代,这就是标准的美男子。而且他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大学者卢植学习过,算是一个文物兼修的青年才俊。公孙瓒的军队如此神勇,他本人更是文武双全,所以前来投奔,请求归附的地方官员是络绎不绝。本想着走上人生巅峰的公孙瓒,最后却黯然收场。
1、驱逐胡虏,声名鹊起
公孙瓒是辽西人,家族世代都是汉朝的大官,但是他却只是郡里的小吏,因为家里的妾生子,是不可能做得大官的。在注重礼法的汉代,妾生子是卑贱的,不仅不能够做官而且还会受到外人甚至是自己家族兄弟的辱骂,可以参考袁术对袁绍的态度。最开始的公孙瓒是低微的,如果没有变故的话,公孙瓒可能永远是一个小吏。军阀的起家大部分都是源自战争,公孙瓒也不列外。
中平年间,乌桓造反,公孙瓒与造反的胡人作战大胜,并深入追击,却不想被乌桓人围困,坚持两百多天,才能逃回去。因为公孙瓒作战英勇、征伐乌桓有功被朝廷封为都亭候,名声传遍草原,乌桓人害怕他的勇猛,不敢再进犯。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公孙瓒从此声名鹊起。
2、雄踞幽燕,欲吞四州
公孙瓒立志要扫灭乌恒,于是组建了"白马义从",《后汉书》记载:[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
但是公孙瓒以武力来灭绝乌桓的想法和当时的幽州太守刘虞的想法不一致,刘太守认为对于乌恒要怀德,以恩信招降胡人,类似于朝廷的对外态度,文臣主和,武将主战,双方争论不休,于是双方之间互有矛盾。刘虞赏赐给胡人的礼物,公孙瓒都要去劫掠一番。虞所赉赏典当胡夷,瓒数抄夺之。双方矛盾不断加深,刘虞害怕公孙瓒掌握军队,但是自己不能控制,(患其黩武,且虑得志不可复制),于是派兵要攻打公孙瓒。
但是刘虞作为一个文臣,怎么会攻打得过久习战阵的公孙瓒呢?加上上刘虞身边有人告密,不出意外的,刘虞被公孙瓒KO了。公孙瓒于自称为幽州刺史,雄踞幽燕,虎视河北。
3、坐守易京,自焚而亡
公孙瓒终于得到幽州,虽然拥护刘虞,对刘虞怀有感恩之心的拥泵还跃跃欲试,但是拥有幽州铁骑的公孙瓒怎么会在乎呢?他的目光已经不满足于一个幽州,他看到的是整个河北,整个天下九州,于是公孙瓒盯上了南边的袁绍。
于是公孙瓒举兵攻打袁绍,由于袁绍刚刚得到冀州,第一回合公孙瓒胜利了,失败者袁绍给胜利者送上了渤海太守印。公孙瓒志得意满,天下似乎挥手而定,瓒乃自署其将帅为青、冀、兖三州刺史,又悉置郡县守令。于是公孙瓒继续进攻袁绍,双方战于界桥,第二回合袁绍胜,公孙瓒迁徙易地。
兴平二年,刘虞的部下攻打公孙瓒获胜,公孙瓒退保易京,并且不断专心于享受,自此之后,希复攻战。对于别人的疑问,公孙瓒答曰:"我昔驱畔胡于塞表,埽黄巾于孟津,当此之时,谓天下指麾可定。至于今日,兵革方始,观此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兵法百楼不攻。今吾诸营楼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
简单说就是以前我驱逐胡人,歼灭黄巾的时候,认为自己是时代的宠儿,天下马上就能传檄而定,到了现在我才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人,这些事情不是我所能决断的,还是保全自身,等待天下的变化吧。
是啊,年轻的时候,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激扬文字,认为天下大事一言可决,后来才发现,自己终究只是平凡人,坐看时代起风云。公孙瓒经历失败之后,已经丧失了斗志,没有了争霸天下的欲望。
等到建安三年,袁绍继续出兵攻打公孙瓒,第三回合袁绍胜。失败者公孙瓒交出了自己的全部,包括自己的生命。史载:瓒自计必无全,乃悉缢其姊妹妻子,然后引火自焚。于是袁绍尽有河北四州。
结语:
年少不知公孙瓒,读懂已是不惑年。年轻时期都像公孙瓒前期,志得意满,想要引领时代风云,天下事尽在一手之中,不懂公孙瓒为什么要退守易京,不再进攻,等经历生活的打磨后,突然发现原来我们都是平凡人,不是什么时代宠儿,也不是什么救世主,能够作为时代的参与者已经是极好的,静看天下潮起潮落。然而作为一名军阀,注定是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公孙瓒雄踞幽燕时,想要吞并四州,传檄而定天下,兵败受阻后却想要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孰不知,在争霸天下的道路上,胜利者只有一个,一旦走上这条道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最后想要做一名平凡人也是不可能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年少不懂公孙瓒,读懂已是不惑年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3d0800e71475421830f15db.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曹丕为何会拜华歆为司徒,成为位极人臣的曹魏三公?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孙权的使者华歆为什么可以当上位极人为何只要李勣明确支持唐高宗,就不用担心长孙无忌?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东吴的灭亡时间为什么要比蜀汉晚了将近十七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灭亡的时间为什么比盟友季汉(蜀汉)孙策临终前为什么托孤于文臣张昭,而不是武将周瑜?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策临终前为什么将孙权托孤于张昭,而不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
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就是最后一个脱离苏联独立的国家,它的领土面积是亚洲第三,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成为了亚洲地区的强国。谯周投降魏国之后,为什么能受封阳城亭侯?
《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记载:“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而不以留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存,不悉遍视也鲁智深的人设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他的兵器是水磨禅杖?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兵器为什么是禅杖的唐朝皇帝谥号字数过多过滥的问题始于哪位皇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火并王伦之后,晁盖如何被吴用和公孙胜给架空了?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江上梁山之前,“托塔天王”晁盖就已经有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
诸葛亮《出师表》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