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是如何评价战争狂人希特勒的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德国人是如何评价战争狂人希特勒的的相关内容:众所周知,德国是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尤其是在希特勒所带领下的德国,使得全球20多亿人陷入到了这场灾难当中。其期间轰动一时的种族大屠杀事件也让希特勒背负上了恶魔这一恐怖的称号。所以在外界的眼
众所周知,德国是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尤其是在希特勒所带领下的德国,使得全球20多亿人陷入到了这场灾难当中。其期间轰动一时的种族大屠杀事件也让希特勒背负上了恶魔这一恐怖的称号。所以在外界的眼中,希特勒是个非常硬核的罪人,好战分子、战争狂人等等都是外界对他的评价。那么在二战结束后,德国民众又是如何评价希特勒的呢?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多数国家军迷们都认为,不管他做出过怎么样的罪行但至少没有残害过本族人,他对于跟随他的士兵给予的都是最高的待遇,连家里人也会享受到相应的福利,这也是部队士兵们致力追随他的原因之一,至此作为一名德国民众,军迷认为应该不会有外界同样的评价,应该好评比较多一些,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在二战结束之后,“希特勒”是个禁忌,极少会被人提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在二战中的一切激进行为让德国背负上了无尽的指责,就如同日本在战争时的所作所为一般,这是德国人最痛恨的事情。除此之外,德国作为二战的战败国,被当时综合实力最强美国和前苏联接管,从中修起一面柏林墙,把德国分成了东德和西德,这让德国人是难以接受的。
仍旧有少部分人认为,他是德国近代乃至历史上最伟大的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成就足以让德国人骄傲。不过这样的声音并不能盖住众人声讨的声音,所以他是一个罪人,不管怎么洗无法改变这个看法。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德国是个尊重历史、是非分明的民族,高素质成了它们的一大亮点。这也是二战后德国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大因素。
如果换做是日本的话,估计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管本国曾经做出了怎么样的罪行,大部分被洗脑的民众都不会声讨,只会无条件的支持,认为天皇的所有命令都是对的,这点从历史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到现在日本都没有承认侵华,不承认南京大屠杀。所以日本给予世界的印象,不管再过去几十年乃至上百年,都不会出现任何的改变。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德国人是如何评价战争狂人希特勒的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3cb4158446f51acfc0dc717.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曹丕为何会拜华歆为司徒,成为位极人臣的曹魏三公?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孙权的使者华歆为什么可以当上位极人为何只要李勣明确支持唐高宗,就不用担心长孙无忌?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东吴的灭亡时间为什么要比蜀汉晚了将近十七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灭亡的时间为什么比盟友季汉(蜀汉)孙策临终前为什么托孤于文臣张昭,而不是武将周瑜?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策临终前为什么将孙权托孤于张昭,而不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
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就是最后一个脱离苏联独立的国家,它的领土面积是亚洲第三,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成为了亚洲地区的强国。谯周投降魏国之后,为什么能受封阳城亭侯?
《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记载:“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而不以留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存,不悉遍视也鲁智深的人设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他的兵器是水磨禅杖?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兵器为什么是禅杖的唐朝皇帝谥号字数过多过滥的问题始于哪位皇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火并王伦之后,晁盖如何被吴用和公孙胜给架空了?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途说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江上梁山之前,“托塔天王”晁盖就已经有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
诸葛亮《出师表》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刘备与诸葛亮谈论时,为何叹息痛恨